来源:三门峡日报时间:2025-08-15
本报讯 8月10日,陕州区甘棠街道柳林村的李子交易市场里,果农在熟练地分拣、打包,一箱箱优质李子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李子今年总产量1700多万斤,单价最高的蜂糖李每斤6元,每户果农收入预计在1.2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仅李子一项就能增收6万多元。”柳林村党总支书记赵宗良高兴地说。
产业发展离不开精准谋划。近年来,该村实施标准化建园,栽种李子2200亩,建设2个以上100吨组装式冷库,通过“支部+合作社+社员”利益联结机制,打造“萌小李”特色品牌,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李子。
在柳林李子走俏的同时,红旗村的陕州红梨也正登上国际市场。“红旗村种植陕州红梨20多年了,主要销往东北、西北等全国各地。近年来,果子进军俄罗斯、朝鲜等国际市场。今年陕州红梨产量历年来最高,价格也比往年高,全村人均增收7000多元。”红旗村党支部书记薛秋娅表示。
放眼望去,红旗村的街道上停满了运货的卡车,果农们在林间穿梭,忙着将自家的陕州红梨装车销售。种植户赵宗让开心地说:“今年收了9万斤,收入能有13万元。陕州红梨就是村民的金疙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这青苹果脆甜多汁,孩子很喜欢吃,我们隔三岔五会来超市买一些。”在城区一超市购买水果的张乐说。据了解,早期苹果作为超市果蔬品类的王牌产品,售卖单价每斤7元至8元,而这些早期品种苹果正是西张村镇的重要产品。
西张村镇作为苹果种植大镇,产业谋篇布局一直走在前列。窑头村龙陕山果贡天下农业有限公司作为核心企业,集约发展、带动引领、联农带农成效明显。“我们种植的苹果有3000多亩,每年季节性用工2000余人次,发放工资24万余元,社员增收、企业收入都十分可观。去年,我们还流转土地增种免套袋苹果150亩,现在逐步进入挂果期,‘龙陕山’品牌会随着我们精品水果的上市越来越有名。”该公司负责人曹建兵信心满满地说。
在菜园乡下庄村黄桃基地,金黄的桃子压弯了枝头,微风拂过,散发出阵阵桃香。玄都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光艳举起一个黄桃向周围人展示:“大家看看这个,足有一斤重呢!”这丰收的景象,让果农心里乐开了花,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据区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陕州全区黄桃种植面积2000余亩,亩产6000斤左右,总产量可达1200万斤,由于黄桃品质上乘,口感清甜多汁,地头收购价格每斤3.5元左右。
从李子到陕州红梨,从苹果到黄桃,“金果子”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特色果业赋能乡村振兴,早已成为陕州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该区发展果树34万亩,其中苹果25万亩,桃3万亩(包含珍珠枣油桃、黄桃、红不软桃等),梨3万亩(包含红梨、玉露香梨、黄梨等),葡萄、李子、石榴、樱桃等水果3万亩,年均产值可达22亿元,产业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39%,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 (杨欣)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