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周边>

“黄河水从我家门前过”系列报道之二黄河臂弯里的幸福密码

来源:三门峡日报时间:2025-08-13

逐水而居、因水而建、伴水而兴,这句诗意的描述恰是三门峡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黄河水面上,波光粼粼中倒映着两岸葱郁的树木,早起的人们已在这幅天然画卷中开启了新的一天。跑步爱好者沿黄河生态廊道挥洒汗水,太极拳爱好者在黄河公园里舒展身姿,遛鸟的人们相互寒暄,奏响了一支和谐生动的城市晨曲。这座被黄河揽入胸怀的城市,正以独特的地理禀赋和人文情怀,书写新时代的幸福密码。

黄河对三门峡的滋养,不仅哺育了生灵,更塑造了城市的精神气质。每当市民漫步河畔,脚下是千年的文明积淀,眼前是磅礴的大河流淌,这种时空交织的体验,构成了市民独有的幸福感。

“我是大学毕业后来三门峡工作的,已经几十年了,见证了黄河的变化。”8月11日,正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休闲的李女士说,“黄河水质一年比一年好,公园也越来越多,一年都有好风景。”

 让李女士赞叹的美丽环境,得益于三门峡将黄河元素融入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

沿黄生态廊道如同一条翡翠项链环绕整座城市,连接起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黄河公园等众多休闲空间。城市建设则尊重黄河的自然形态,保留滩涂湿地生态功能,让市民能够近距离感受黄河的呼吸和脉动。在这里,跑步爱好者可以沿专用步道一边锻炼一边欣赏美景;舞蹈爱好者可以以黄河为背景,以清风为和声,在自然之下翩翩起舞;孩童们可以在专门设计的游乐区域嬉戏玩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黄河明珠”“生态之城”的名片越擦越亮。

此外,依托黄河开展的各类活动,也极大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年一度的黄河旅游节中,帆板竞渡、骑行比赛、黄河大合唱等活动轮番上演,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夏季的夜晚,河畔露营地、万亩荷塘、时光隧道等成为市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大家都说黄河是‘母亲河’,厚重又庄严,但喝着咖啡看着她,更觉得黄河像是一位鲜活的朋友。”市民李琪说,“黄河会在汛期前带着泥沙奔腾,告诉我们生命要有力量;也会在枯水期时露出浅滩,让我们看见水下的坚韧。她教会我们,‘风景’不止眼前看到的美,更是自然与生命的对话。”

遵循这种生活哲学,无论是滑板爱好者,还是切磋技艺的球友,抑或是吊床上听音乐的“发呆人”,三门峡的每位市民,都找到了与黄河互动的方式,获得了独属自己的快乐。

在带给市民幸福感之余,黄河还推动了绿色经济快速发展。三门峡市全力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将过去依赖矿产资源的模式转变为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和文创升级等新兴产业,黄河岸边的民宿、露营地、农家乐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阳光玫瑰、黄桃、石榴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海内外,传统手工艺品成为游客喜爱的纪念品。绿色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与优美的生活环境相得益彰,筑牢了三门峡市民“稳稳的幸福”。

夜幕降临,黄河岸边华灯初上,倒映在水中的光影随波摇曳,仿佛母亲河在轻轻吟唱摇篮曲。这座被黄河拥抱的城市,正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对平淡生活的用心感知,让生活在黄河臂弯里的三门峡市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侯鹏云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