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门峡日报时间:2025-08-06
本报讯(记者梁如意)8月5日,记者从市林业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深入调查,为古树名木“上户登记”。据统计,全市现有古树名木1171株,其中一级古树350株、二级古树320株、三级古树500株、名木1株,主要树种有国槐、皂荚、侧柏、银杏、黄连木等。在分布地域上,山区、丘陵区均有生长,以山区为最多。为有效保护古树名木,各县(市、区)落实专门工作人员,在市林业局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将全部古树名木调查因子逐一录入全国古树名木网上管理系统,进行“上户登记”,纳入全国统一保护管理系列。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每株古树名木制作了二维码,实现“一树一档、一树一码”,方便查询和管理。
创新机制,强力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我市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保护管理进行专项部署,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确保该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新成效。广泛宣传,努力增强群众保护意识。多措并举,全面保护现有古树名木。突出重点,及时开展抢救复壮工作。
分析总结,进一步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我市通过调查登记,实现对古树名木的精准管理;通过广泛宣传,使群众的保护意识显著提升;通过专项行动,对涉古树名木违法犯罪形成了震慑;通过抢救复壮,确保了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通过完善机制,使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