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11
仔细挑选
池神庙“关舆好运”文创店里,女孩拿起“好运绵绵”盲盒,笑着对同伴说:“好想抽到‘吸财关羽’呀,这款真的很好看!”货架上,“叫我关关”毛绒挂件憨态可掬,复刻解州关帝祖庙“神勇”匾额的冰箱贴精致小巧,关羽剪纸相框透着文化味儿……传承千年的关公文化,正以一种全新模样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
让古老IP“潮”起来,关键在反差。“叫我关关”系列中,关公毛绒公仔挂件保留了关公标志性的美髯、青袍,却赋予他圆润脸型和Q版比例;同系列的青龙偃月毛绒刀,粉蓝绿配色吸引眼球,刀柄处的萌态龙首更添几分俏皮。这份可爱让关公走下“神坛”,变成能捧在手心的小物件,不少年轻人通过这扇“小门”,开始了解运城的关公文化。
嵌着NFC芯片的关公手办也是年轻人的心头好——轻轻一碰就能打卡互动、线上抽签问运势,恰好戳中他们爱分享、爱探索的心思。科技的加持,让静态的关公真正“活”了起来。
产品丰富
创新不止于表面,文化内核也很重要。关公形象被融进非遗剪纸,做成冰箱贴、钥匙扣这些日常用品,传统文化加非遗的组合,成了年轻人愿意戴在身边的“文化符号”;而解州关帝祖庙的菊花藻井、“神勇”匾额被复刻成迷你冰箱贴,成了可带走的“微型文物”。
“小红书”平台上,许多用户分享自己的“神勇”冰箱贴打卡照片,配文“旧旧的很有质感”“像把解州关帝祖庙的一角揣回了家”,评论区里,不少人跟着分享同款打卡照,有人细细对比“这纹路和庙里匾额上的真一模一样”,更多人顺着这些分享,开始留意起这座古建里藏着的历史细节。
店铺本身也是体验场。“关舆好运”“关公信物”等文创店铺在运城遍地开花,结合不同场景,融合邮局风、商务风、潮玩风等不同风格,为游客带来沉浸式购物体验。
服务是走得远的关键。运城多家文创店开设“文创解说员”培训课程,让店员能讲清每件产品的文物背景和设计巧思,让游客在购买关公文创的同时,更了解相关背景故事,透过文创这一纽带,关注关公文化。
如今,这些文创不仅在运城本地热销,更吸引了台湾同胞收藏购买,还有远在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人,也开始分享这份源自关公故里的创意。
关公文创的火爆,印证了传统文化拥抱当代审美与科技的潜力。设计是敲门砖,科技是粘合剂,文化是根基,服务是纽带,核心在于让庄严的文化符号,在新时代“活”得轻松有趣又不失底蕴。
未来想行稳致远,还得下功夫:挖掘关公“忠义仁勇”的现代表达,增强情感共鸣;鼓励用户共创,集思广益设计更多有趣的文创;让文创更深入关公文化旅游线路,成为旅程的记忆载体……
当威严的关帝变作掌心萌趣的“关关”,当古老藻井成了冰箱上的点缀,运城关公文创正以轻盈而有力的方式,撬动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而“忠义仁勇”的关公精神,也在每一件文创、每一次互动中,跨越时空,深入人心。
□记者 赵泽艳 文图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