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02
记者 杨红义 柴瑜竟
每年重阳节,永济市开张镇宋家卓村古庙会期间,村中央建于清朝时期的古戏台上好戏连连,为群众送上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这一延续多年的传统,早已成了全村人舌尖上惦记、心坎里牵挂的“老味道”。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这座清朝时期的古戏台渐渐衰朽破败,遇到下雨天更是令人心惊胆战。
不过今年,这样的窘境将彻底成为历史。7月28日,记者在宋家卓村的戏台前看到,一垛垛仿古瓦片整齐码放,戏台周边的杂草瓦砾也即将被清理完毕。“这些瓦是修缮戏台用的,咱得按着‘修旧如旧’的法子,让这老戏台重新‘挺直腰杆’。”宋家卓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卫兵说,“咱们村的这个舞台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名单,争取到70万元维修专项资金,除了对戏台修补翻新,还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完工后,将为今年的重阳节文化活动献上大礼。”
戏台对面,村委会原办公场所经过翻新改造,已华丽变身,成为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中心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餐厅、活动室和休息室一应俱全,不光能为村里老年人提供可口饭菜、送餐服务,还能组织大家进行文化活动,欢度幸福晚年。”赵卫兵说,“你看,门前那半亩废弃多年的绿化带,也将被重新利用,建成‘共享菜园’,让老人们闲暇时种种菜、松松土,增添生活乐趣。目前,这块地已完成地表清理、地面平整等基础工作。”
据悉,村委会办公场所之所以搬迁,是因为原有场地空间狭小、设施陈旧,早已无法满足村里各项事务的需求。为此,新的“村部”已迁至村口——曾经闲置的村小学旧址。
宋家卓村投资80万元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红墙灰瓦十分养眼,便民服务大厅、民调室、图书室、活动室应有尽有,崭新的健身器材、古色古香的石桌石凳一字排开……现在,每到晚饭后或者农闲时,这里就人头攒动、人气爆棚,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家园”。
“幸福家园”,点亮“幸福”。今年以来,围绕运城市委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这一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永济市出台方案,围绕“党组织引领有力、服务便捷优质、活动丰富多彩、设施功能完备、环境整洁有序、群众生活幸福”目标,完善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以项目化、可量化方式明确具体抓手,党员示范引领带动群众广泛参与,携手共建“幸福家园”。开张镇党委一马当先,根据各村实际,提出“基础完善1.0版”“功能提升2.0版”的梯次改造发展思路:对基础薄弱但需求迫切的村,优先推进1.0版本改造,聚焦补短板;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启动2.0版,即在1.0版基础上“强特色”,收到明显成效。
作为开张镇“幸福家园”2.0版的代表,东开张村的改造可圈可点。在村养老院对面,村委会原办公地点,6间共300平方米的房舍被改造成棋牌室和活动室,成为村民休闲互动的新去处;设施一流的卫生室、洗澡间,为村里百姓尤其是留守的“一老一小”提供便捷服务;建成日间照料升级版的乡村大食堂,为全村人提供便利的就餐选择;舞台东侧老宅子经修缮后正变身展陈馆,成为全村发展历史的光荣见证;利用村中空地开辟出1亩共享菜园,既可供村民体验耕种乐趣,也能让老年人闲暇时活动筋骨,还能让前来旅游的游客体验到耕种的乐趣……
“我们村是革命老区村,也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民生设施有较好的基础。创建‘幸福家园’,就是要在‘好场地’上开展‘好活动’,让群众过上‘好生活’。”东开张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余艳平说,“自今年4月以来,村里投入30万元,着力打造连片的‘幸福小院’。目前各项硬件设施已基本就绪,软件配套正逐步跟进,预计很快就能全面投入使用。下一步,村里还要组织开展更多爱老敬老、扶危济困、文化惠民活动,让治理更加完善,让‘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