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01
□牛智贤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如磐石般坚定,如春风般温暖。我的岳父安世静便是这样一位将党员本色融入骨血的普通人。他在平凡的人生履历中,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
青年时代的岳父,怀揣着保家卫国的赤诚应征入伍。军营的锤炼让他褪去青涩,更让他对信仰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部队表现出色的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誓言,从此成为他一生的行动指南。
转业归来,岳父投身闻喜县公安局看守所工作,成了公安战线兢兢业业的一员。在岗位上,他以敬业为盾,以爱岗为甲,更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为灯。面对一批又一批失足者,他不放弃、不轻视,用耐心教育感化,用原则筑牢底线,让迷途的灵魂在他的指引下重寻方向。那些年,看守所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那是他在为失足者缝补人生的裂缝。
当时,家庭的重担压在了身单体弱的岳母肩上。侍奉公婆、抚育三子一女,还要应对繁重的田间劳动,岳母力不从心,日渐憔悴。岳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几经申请,终于调至离家稍近的镇上工作。从纪检工作到人大事务,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严谨与党员的担当,常年下乡深入农村,脚印遍布田间地头。
一年夏收时节,岳父下乡检查防火安全。在黄土岭上的一块麦田里,一个小伙子见他衣着朴素,言语间带着调侃:“你们当干部的只会坐办公室,农活能干好?”岳父不气不恼,只是微笑着观察。见小伙子捆麦秆时手法笨拙,装车时更是吃力,他便走上前指点:“捆麦子要压实,麻绳得勒紧踩实,不然运不到麦场就散了。”说罢挽起袖子帮忙装车,只见他深吸一口气,一只手如铁钳般插入麦秆与麻绳间攥紧绳索,另一只手托起麦捆下方,膝盖顺势顶向麦捆中间,“嗨”的一声吆喝未落,百十斤重的麦捆已稳稳嵌入车上的麦堆。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看得小伙子目瞪口呆,先前的轻慢早已化作惭愧与钦敬,再不敢小觑这位“懂农活的镇干部”了。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来时,退休返乡的岳父正赋闲村中。他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将省吃俭用的积蓄捐给灾区,用行动诠释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有人曾劝他利用工作便利,给儿女们解决“农转非”的问题,哪怕只帮一个也好。可岳父始终充耳不闻,他说:“我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哪能用来为个人谋好处?”四个子女至今仍在田间耕耘,却个个以父亲为荣。
岳父的平易近人,在乡里是出了名的。他从不摆架子,同事敬他公正,百姓亲他热忱。一个周末,他骑自行车返乡,途经文典村铁路涵洞时,见一位老乡不慎撞破额头,血流如注。他当即丢下车子上前安抚,先是用手帕按压伤口止血,然后飞奔到附近村庄通知老乡家人,让伤者得以及时送医。在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总要来听听他的意见;谁家遇到难处,也总爱找他拿主意。乡亲们常说:“老安这人有主见、办事公道,他说该咋办,准没错。”
乙巳蛇年仲夏,岳父突感不适。我们急忙将他送往医院,检查结果却如晴天霹雳——肺癌、肝癌、淋巴结癌等多种重症晚期。躺在病床上的日子里,这位曾在军营和岗位上从不退缩的老人,与病魔抗争到最后一刻,始终未呻吟一声。一周后,八十有二的老泰山安详离去。
送别的那天,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了。有人说:“老安走了,咱村少了个主心骨。”更多人红着眼眶念叨:“他是个普通的老党员,却又是个不普通的共产党人。”
铁骨藏柔肠,清风拂乡壤。如今,敬爱的岳父大人虽已远去,但他留下的清风正气,早已化作乡壤间的芬芳,在光阴里氤氲四方。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