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周边>

小小“黄金果” 种出好“钱”景

来源:三门峡日报时间:2025-07-29

七月的陕州区,瓜果飘香,西张村镇太阳村珍珠枣油桃种植园里满是丰收的喜悦。郁郁葱葱的桃树下,该区农业农村局果品种植专家刘宏丰蹲在田间,向种植户赵新娟细致讲解珍珠枣油桃晚熟品种的管理要点。“再有一周这批果子就能上市,今年的行情可不错!”赵新娟望着沉甸甸的枝头,眼里满是期待。

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小果子,如今已成为当地早熟水果“明星”和全区特色农业的“金字招牌”。今年,珍珠枣油桃产量达400万公斤,产值突破2000万元,成为村民增收的“黄金果”。

“种了十年毛桃,不如三年油桃赚得多。”说起转型之路,赵新娟打开了话匣子。早年她和乡亲们一样,守着几亩毛桃辛苦劳作,“毛桃价格常年在一块钱左右徘徊,稍好点的品种得套袋,雇人、买袋成本下来,一亩地忙活半年也就挣千把块”。202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珍珠枣油桃不用套袋、耐储存,成熟早且甜度高,更重要的是省工省力,当即决定试种60亩。

第一年挂果就让她尝到了甜头,不套袋省去每亩近千元人工成本,早熟特性避开水果集中上市期,地头收购价稳定在4元左右,是毛桃的两倍多。算下来一亩地能净赚两万多,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赵新娟说,效益摆在眼前,乡亲们纷纷上门请教,她毫无保留分享技术,带动周边农户抱团发展。

从60亩到1500亩,再到如今全区1800亩的规模,珍珠枣油桃的种植版图不断扩大。为更好地帮助种植户产业发展,该区农业农村局组建了技术专家服务专班,从选种、育苗、栽种到病虫害防治全程跟踪指导,实地解决农户管理难题。

“现在都是订单农业,果子还在树上就被订光了。”赵新娟指着手机里的订单记录,笑意盈盈地说。这种“以销定产”的模式,让种植户们吃下了定心丸。依托赵新娟搭建的销售网络,全区500多户种植户告别了“卖果难”的困扰。

“以前种毛桃得自己拉到集市上卖,遇上雨天烂一地。现在坐在家里等客商上门,价格还高。”当地种植户王大爷算起收入账:家里8亩地,今年光油桃就收入20多万元,比过去种粮食翻了十番。

产业的辐射效应不止于此。在王家后乡刘家山村新建的珍珠枣油桃种植园,标准化的灌溉系统、智能化的温控设备一应俱全。“这个种植园亩产可达六千斤,能带动周边三个村的村民增收。”赵新娟介绍,种植园还配套建设了分拣中心和冷库,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6月底早熟品种就卖完了,下半年能腾出手来搞养殖、跑运输,两份收入更稳当。”村民李大姐的话,道出了珍珠枣油桃的另一大优势:采摘期集中在6月至8月中旬,不耽误农闲时节发展其他产业。这种“短平快”的特色种植,为农户开辟了“四季增收”的新路径。    (张玉静)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