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门峡日报时间:2025-07-23
本报讯(记者纪雨童)7月21日,记者从三门峡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进出口值101.6亿元,在全省排第7位。其中,出口值18.4亿元,增长42.8%;进口值83.2亿元,在全省排第3位。
一般贸易占绝对优势,加工贸易多点开花。上半年我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值98.9亿元,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下同)97.3%。以促进铜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抓手,我市积极促进铜精矿、粗铜加工贸易良性发展,鼓励企业开展铜箔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进出口值2.4亿元,占比2.4%,实现铜箔出口4714.5万元,增长15.6倍。
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外贸规模翻番。我市国有企业进出口值76.7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75.5%。我市加强对海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多渠道向民营企业宣传海关政策,让民营企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促进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值24.9亿元,增长104.2%。
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较快。秘鲁、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是我市主要外贸交易地,进出口值分别为28.4亿元、22.9亿元、7.3亿元、7.1亿元、6.5亿元和5.9亿元。我市鼓励企业立足实际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88.6亿元,增长10.5%。主动上门详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原产地规则,推广原产地证书“数据共享+智能审核+自助打印”便利模式,实现对东盟进出口值16.3亿元,增长348.9%。
农产品出口实现倍增。我市发挥属地优势,优化取样送样环节,开设“绿色通道”,实施“随报随检、即检即放”,确保特色农产品出口提质增效,上半年我市出口农产品11.1亿元,增长2.9倍。其中干鲜瓜果及坚果、浓缩果汁等产品稳居全省首位,出口值为12111万元和5950.8万元,分别增长34.9%和9.4%。机电产品出口4.8亿元,其中汽车轮毂出口8487.1万元,增长15.2%。
铜精矿、贵金属矿和粗铜等产品进口地位稳固,黄铁矿、小麦麸皮实现首次进口。我市优化通关流程,推广“技贸通”“智享惠”“通关模式智选菜单”等项目应用,落实7×24小时预约通关,为企业提供通关“一站式”平台服务。围绕头部企业进口矿产品需求,指导企业完善公式定价备案、规范申报重点要素,助力进口矿产品供应稳定,上半年我市进口铜精矿53.8亿元,进口贵金属矿12.9亿元,进口粗铜12.2亿元。铜精矿、贵金属矿和粗铜等占进口值的94.9%。锡精矿进口值1.4亿元,增长100.6%;黄铁矿、小麦麸皮实现首次进口,进口值分别为1.7亿元、1743.4万元。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