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一线监督守护群众“粮袋子”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6

“咱们村机井能正常使用的有多少?不能正常使用的有没有联系相关部门及时检修?”“镇上的农技人员是否对作物抗旱、病虫害防治进行技术指导?”……今年3月以来,芮城县纪委监委闻“旱”而动,紧盯全县“抗旱保春播、保夏粮夏油丰收”工作精准监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持续压紧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抗旱保收各项工作,守牢群众的“粮袋子”。

“异常天气不仅是对农业生产的考验,也是对纪检监察干部履职尽责的检验。”芮城县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有效应对当下旱情,芮城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督促水利部门合理调配水资源、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协调电力部门做好供电保障,并通过实地询问、现场查看、走访群众等方式,深入全县10个乡镇开展监督检查,推动镇村干部参与“一抗双保”1万余人次,投入技术服务人员1500余人次,动员农户9000余人,形成各尽其责、运行高效、齐抓共管的抗旱工作格局。

小麦灌浆初期,针对古魏镇群众反映的因施工导致灌溉不便的问题,芮城县纪委监委督促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调配铁管275米、PEV管200米、软管40万米,及时解决了1100亩严重干旱麦田的浇水需求。“这‘哗哗’的流水就像冲进我心里一样,再热的天也让人感觉凉爽。”该镇一名种粮大户边察看小麦长势边高兴地说。

4月份以来,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数据显示,芮城县旱情发展较快,旱象较为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该县纪委监委牢牢把握抗旱应急核心要素,围绕抗旱物资、救灾资金发放等开展全方位监督。物资方面,仔细核查水泵、水管等抗旱设备储备、调配情况,督促职能部门结合扩浇地需求,及时购置物资,统筹管理、动态调配,确保物资最大限度发挥效用。资金方面,全过程监督上级拨付的抗旱救灾资金,并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督促各乡(镇)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针对抗旱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将其作为监督重点,充分发挥“室组”联动作用,关口前移、传导压力,严查快处慢作为、假作为等行为,以严明纪律倒逼干部主动担当,督促完成小麦春浇80.23万亩、小麦“一喷三防”49.68万亩,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虽然今年天气干旱,但我的地块受影响不大,已顺利完成收割,平均亩产量1000多斤。”芮城县东垆乡一名村民欣喜地向入户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6月初,该县成立10个抢收队,投入1000余台收割机和1400余台播种机,确保49.68万亩小麦颗粒归仓,以实际行动保障了夏粮丰产、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邢智轩 通讯员 侯 菲)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