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今年又摘“两朵”——

传承+创新“小梅花”再育“小梅花”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24

运城晚报讯(记者 王斌 景冬波)蒲剧传承写佳话,“小梅花”再育“小梅花”。7月23日,从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传来好消息,该院学生武奕汐、张依钒,双双摘得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个人专业组“小梅花”奖,她们的指导老师贾锐是第13届“小梅花”奖获得者。青年教师的接力传承,彰显了该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和坚守。

4月23日,张依钒在录制现场表演《梵王宫·挂画》。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创办于1997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已经成为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中国戏曲艺术的品牌活动,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

在本届评选的终审表演环节,武奕汐和张依钒分别展示了《莫愁女·投湖》和《梵王宫·挂画》。二人扮相俊美,台风稳健,在8分钟的时长内,将蒲剧的特技绝活和高亢激昂的唱腔特点进行了充分展现,赢得评委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贾锐在动作衔接和唱腔设计上对这两出传统折子戏进行了适当的二次创编,同时在符合人物情绪的前提下,融入更多蒲剧特技和基本功技巧,彰显出守正创新的新时代艺术遵循。

4月23日,武奕汐在录制现场表演《莫愁女·投湖》。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2005年,首次参加“小梅花”评选的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的3名学生一鸣惊人,均夺得全国金奖。之后,该校在“小梅花”奖评选中几乎年年都有斩获,到目前为止已收获66朵,形成令人称道的“运城艺校小梅花现象”。贾锐是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在职教师,16年前,还在这里读书的她获得第13届“小梅花”奖。2018年,贾锐到该校任教,开始以“小梅花”的身份培养“小梅花”。

对于蒲剧艺术而言,培养优秀的蒲剧人才是推动其繁荣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充分发挥“三团一校”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优势,构建集教学、研究、创作、演出、管理于一体的蒲剧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实施“新星计划”,加大对有潜力青年演员的培养力度。如今,“小梅花”培养出“小梅花”,10余年的接力传承,彰显了该院的初心和坚守。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