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金槐结“金米” 农户喜增收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15

盛夏时节,槐米飘香。

眼下,河津市柴家镇下牛村1200余亩金槐进入丰收季,漫山遍野的金槐长势正旺,颗粒饱满的槐米缀满枝头。

槐米不是米,而是槐树的花蕾,经晾晒、烘干后呈米粒状,故称槐米。“原来咱这两亩多地只能卖1万多块钱,自从嫁接金槐以后,收入翻了一番,大伙的种植积极性都特别高。”下牛村种植户高瑞杰告诉记者。

高瑞杰所说的金槐是下牛村引进的槐米新品种。下牛村荒沟荒坡面积大,比较适合槐米生产。近年来,下牛村在提高槐米的产量和品质上狠下功夫,从广西引进芦丁含量高的金槐品种进行嫁接。“多年前,咱们的槐米每斤卖三块五的时候,广西全州的金槐每斤已经卖到了15块钱以上,差就差在芦丁含量上,咱们的槐米芦丁含量是17%左右,金槐的芦丁含量一般在35%到41%之间。”下牛村槐米种植“土专家”杜国良向记者讲述了嫁接槐米新品种的初衷。

2018年,杜国良从广西全州带金槐接穗回来,首先在自家的槐米树上进行嫁接,并精心管理,经过3年的试验对比取得成功。在杜国良的示范带动下,下牛村村民自2022年陆续又对全村的1000多亩槐米树进行了嫁接。在此基础上,村民们还对槐米管理办法认真钻研,研究总结出轻剪、拉枝、刻芽等修剪技术,使得引进的槐米新品种长势良好,米串数量增加,槐米产量也有所提高。

据介绍,下牛村将继续推广嫁接金槐品种,并探索发展槐米茶等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做强特色槐米产业,让“小槐米”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 (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曹文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