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11
文/本报记者 李宏伟 图/本报记者 金玉敏
蝉鸣悠悠,热浪滚烫,孩子们的快乐暑假已然开启。今夏,除了熟悉的暑热,空气中更弥漫着别样的活力与温情——那是社区活动室里孩子们专注学习的剪影,是留守儿童之家传出的阵阵欢笑,是青少年活动中心课堂上求知若渴的眼神。连日来,我市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奉献爱心,通过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社区少年、开展假期夏令营培训等活动,为孩子们编织起多彩的假日图景,让他们在欢乐的假期中感受温暖、收获成长。
情系“小候鸟”——
爱心送温暖
近日,一趟列车从永济北站徐徐驶出,标志着永济市一年一度的“爱在路上”护送“小候鸟”(留守儿童)活动拉开帷幕。500名“小候鸟”在护送人员的陪伴下,乘火车“飞”向父母身边,这是该市连续11年举办的惠民实事。
永济市是餐饮业大市,在外从事餐饮行业人员逾10万。他们艰苦创业,让“永济牛肉饺子”区域公共品牌声名远播。然而,事业背后,是将孩子留在家乡的无奈。为了让孩子们安全、及时地与父母团聚,让在外人员安心就业,在永济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该市人社局联合市教育体育局等部门筹办了今年的爱心护送活动,为中小学生暑期探亲开辟了安全便捷的通道,切实提升了在外务工人员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也推动了社会关爱体系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已有5000余名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受益。
活动期间,永济市教育系统各学校积极做好对接服务:专门派教师全程护送“小候鸟”、搭建暑期线上课堂、提供线上一对一教学服务及面对面家访等,营造和谐的家校合作氛围,助力孩子们在异地他乡度过快乐充实的假期。
近日,永济市城东中心校侯孟小学积极参与多部门联合开展的“爱在路上”暑期“温暖护航、亲情相聚”活动,带队教师李云霞、段锁锁、牛娟丽几位爱心志愿者,如同妈妈般悉心照料着孩子们。
上车前在候车室里,6岁的小言攥着衣角,眼眶泛红,小声呢喃着想妈妈,李云霞蹲下身,从背包侧袋摸出一颗糖,轻轻剥开递给他,温柔地拍着他的后背:“咱们这就去北京找妈妈啦。老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含着糖果,听着故事,小言渐渐止住了哭泣。通过几位老师的细致护送,孩子们平安抵达父母身边。
在天津火车站,几名孩子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久候的父母,飞奔着扑向他们的怀抱,泪水夺眶而出。“真的太感谢你们组织这样的活动!”家长刘彦丽激动地说。
“我们在外打工,最牵挂的就是孩子。看到他得到这么好的照顾,我们心里特别温暖。”一位母亲更是泣不成声。
为关心暑期在外孩子的学习生活,永济市实验小学组织各个班级针对在外务工家长进行线上温馨家访,分享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点滴,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并征求教育建议。同时,学校也呼吁家长在假期多陪伴孩子,参与亲子活动,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共同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在家门口——
社区开展公益课堂
7月1日,盐湖区姚孟街道五洲观澜社区第四届“爱在五洲·公益课堂”正式开课,吸引了170余名社区儿童参与。活动由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共青团盐湖区委、区少工委、五洲观澜社区及仁和物业党支部联合举办,整合专业教师、大学生志愿者及社区热心人士组成授课团队,通过多元化课程为孩子们打造充实假期。课程将持续至7月26日,涵盖暑假作业辅导、体能训练、阅读拓展、手工制作、志愿服务、电影赏析、音乐等内容,兼顾知识学习与兴趣培养。今年还特别增设“红色故事课堂”,潜移默化培育儿童爱国情怀。此次活动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免费教育服务,既解决家长看护难题,又以寓教于乐方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在暑假里,孩子有了一个好的去处,在这儿我很放心,有老师辅导,能学知识,孩子很少看手机电视,社会各界的关爱让人很感动。”社区居民李文玉说。
“来了几天,我学会了魔方基础玩法,开阔了眼界。跟着书法老师练习,我还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家住学苑社区一小区的六年级学生嘉嘉高兴地分享道。
连日来,在运城农商银行广场分理处二楼的书法教室,童声朗朗。由运城农商银行与学苑社区联合举办的“智趣魔方、墨韵童心”第一期暑期公益课堂,吸引了学苑社区及附近社区的小朋友。他们在这里学习书法、美术和魔方,每天流连忘返。
此次公益课堂精心设置了魔方、美术、书法三大特色课程,融合魔方的理性思维与书法的艺术美学,为孩子们带来独特的成长体验。魔方课上,专业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示范,引领孩子们探索神奇的魔方世界。他们全神贯注,从手忙脚乱到逐渐掌握规律,当魔方在手中成功还原,欢呼声此起彼伏;美术课上,孩子们挥舞五彩画笔,描绘心中的美好世界。在老师指导下,他们运用不同技巧和色彩搭配,激发灵感,提升审美,一幅幅充满童真想象的作品跃然纸上;书法课上,孩子们从基本笔画入手,学习汉字结构与书写规范,在一笔一画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磨炼耐心与专注力。
“这个公益课堂特别好!孩子学到了新知识,培养了兴趣,还解决了我们暑期‘看护难’的问题,太贴心了!”活动现场,家长们纷纷由衷赞叹。“智趣魔方、墨韵童心”暑期公益课堂的开展,以创新形式和显著成效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成为孩子们暑假里难忘的记忆。
去美术馆——
上公益美术课
“今年暑假本打算给孩子报美术班,没想到美术馆开了公益课,既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孩子还能学到专业知识。”在永济市图书馆(美术馆)门口,家长刘女士高兴地说。
“我在学校就是美术社团成员,很喜欢画画。这几天跟着专业老师学素描,收获很大,画的鹳雀楼还被老师表扬了。”五年级学生崔淼淼兴奋地说。
为丰富儿童及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提升艺术素养,永济市图书馆(美术馆)2025年暑假公益美术培训班近日开班。本次培训班开设素描、简笔画、青少年硬笔书法、幼儿绘画等课程,将持续至8月8日。
在活动中,该馆根据不同年龄段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内容贴合学员基础,循序渐进提升艺术素养。在培训中,开展分层教学:针对5-7岁幼儿,以趣味启蒙为核心,通过生动故事、互动游戏融入色彩认知与创意涂鸦,激发艺术感知力;对于7岁及以上青少年,则开设素描、简笔画、硬笔书法等进阶课程,在系统教学中培养造型能力、书写规范与艺术审美。
据介绍,此次免费培训班是永济市图书馆(美术馆)响应国家文化惠民政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旨在打造家门口的优质美育课堂,让孩子们在艺术浸润中收获成长与快乐。下一步,该馆将继续优化课程,创新教学形式,为市民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助力少年儿童度过快乐假期。
参加夏令营——
暑期活动“很哇塞”
暑假来临,闻喜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我的暑假很哇塞”夏令营活动火热开启。在这里,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这里度过快乐充实的假日。
此次夏令营共分3期,每期一周。课程设置丰富:一是动手实践+现学现做,包括民俗食品烘培、扎染、拓印、掐丝珐琅、陶艺、花印、3D打印以及无线电、航模制作等。每天开设2-3个项目,鼓励孩子们人人动手,体验实践乐趣,收获成长喜悦。二是社会实践+岗位锻炼,组织学生参与餐饮服务、公益义卖、职业体验等活动,感受各行各业的不易。三是研学实践+生存训练,举办帐篷露营、户外生存技能学习、露营晚会、露天电影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体验快乐假日。
闻喜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田李龙介绍,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中心还组织教师与家长交流总结反馈,持续提升暑期活动质量。此外,中心运动区域全面开放,供青少年进行乒乓球、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的训练与比赛,为孩子们提供暑期体育活动场所,确保暑假快乐每一天。
◆记者手记:一趟趟开往团圆之地的列车,一堂堂家门口的公益课程,一次次美术馆里的艺术启蒙,一场场充满探索的夏令营……这个暑假,社会各界的关爱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护航成长的温暖力量。不一样的假期体验,传递着一样的深情厚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汲取养分,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爱意融融中感受城市温度,在美好的童年感受成长的快乐。这个暑期不仅是成长的多彩画卷,更是播撒希望、照亮未来的生动实践,也是我市积极践行关爱未成年人成长文明实践的生动写照。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