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拒绝“躺平”这份暑期指南请查收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11

又到一年暑假时,孩子们告别了课堂的规律作息,迎来了两个月的轻松时光。然而,“孩子在家沉迷手机怎么办”“如何平衡学习与放松”“怎样让假期过得有意义”……一系列问题让不少家长犯了难。为此,记者梳理出一份“暑期生活指南”,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

走出“方寸屏幕”

给精神充充电

和手机“锁死”、抱着游戏机不撒手、恨不得住进屏幕里……这成为不少孩子假期生活写照,这样一来,不仅精神得不到休息,视力往往也一落千丈。对此,建议家长们可以在与孩子沟通的前提下设置“每日无屏幕时段”,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爱好,转移其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还可以多进行一些亲子活动,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从而减少孩子通过手机寻求心理慰藉的情况。

暑期是孩子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最佳时机。家长们可以带孩子一起旅行,参与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鼓励孩子们多听、多看、多接触,比如:去郊外观察植物生长、到科技馆体验物理实验、走进社区做志愿服务等,在不同生活和学习场景中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孩子真正放松心情、得到休息。

阅读也是一种精神充电的好方式。家长们不妨多带孩子们“泡一泡”图书馆,养成阅读兴趣,利用假期时光,引导孩子选择几本他们感兴趣的课外书籍,沉浸在书的世界,享受心灵的宁静。

平衡学与玩

保持学习状态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暑期既不是学期的延伸,也不能让孩子完全告别学习状态。需要注意,家长们此时不应盲目报班、刷题,这样反而会消耗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背上过重负担。暑期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黄金期,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兼顾“温故”与“知新”,同时每天保留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孩子们探索感兴趣的领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计划更好地执行下去。

在制定计划时,建议低年级孩子侧重阅读绘本、练习口算等;高年级孩子可整理学期知识盲点、尝试阅读科普类书籍等。计划无好坏之分,鼓励家长和孩子们根据各自情况来制定适合的计划,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们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此外,家长应以身作则,帮助孩子营造安心学习的环境,引导孩子拒绝诱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专注力,这样更能适应开学后学习生活。

养成良好习惯

告别“开学矮半头”

一些孩子往往在暑期想要“猛补”平时不足的睡眠,不到中午绝不起床,晚上又迎来失眠,形成恶性循环。为此,暑期作息绝不能“躺平”。家长应监督孩子养成早睡早起习惯,可比上学时稍晚起床,保证每天9至10小时睡眠,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屏幕。

同时,暑期也是迎来身高突破的好时机。有报道表示,晚上9点到凌晨1点、凌晨5点到早晨7点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孩子们要抓好关键睡眠期。与此同时,孩子们也要保证每天运动时长在30分钟以上,可选择跳绳、游泳、吊单杠等纵向运动搭配拉伸,加速骨骼生长;在饮食方面,应减少零食摄入,要保证营养均衡,补足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到买菜、择菜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好的假期规划,是给孩子留一点空白。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家长们不必过于焦虑,适当的“无所事事”或许可以让孩子学会自主安排时间,在放松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在自由探索中培养创造力。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夏天,收获成长的喜悦,积攒前行的力量。

 记者 杜磊 陈怡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