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大学生村医任雅平:“全能”淬炼 守护村民健康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11

“姨,体检结果好着呢,血脂血糖得多留意,明天早上空腹再去卫生室测一下……”6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垣曲县新城镇上王村卫生室的“85后”村医任雅平刚送走就诊村民,便拿着两份体检报告赶往村民李业香家中。她一边将报告递给夫妻俩,一边耐心解释各项指标,细细叮嘱注意事项。

从县城综合医院到乡村卫生室,不满两年,任雅平就用专业和真诚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健康守门人”的初心使命。

专科到全科:适应变化

2013年,毕业于长治医学院的任雅平,在垣曲县一家综合性医院就职,主攻儿科方向。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她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并通过儿科主治医师职称评定。

2023年,任雅平通过垣曲县大学生村医招聘计划,成为该县上王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从设备齐全的综合性医院到条件相对简陋的村卫生室,较大的工作环境差异让她一时难以适应。

“以前在医院,我只用专心看病、下医嘱,但是现在,诊断、打针、输液、医保报销都要自己来。”任雅平坦言,初到村卫生室,她有些手足无措。临床医学专业出身的她,没有系统学习过护理操作,连基础的打针、输液都要从头学起。多亏了经验丰富的老村医,在他们的指导下,她一步步掌握了这些技能,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

但更大的挑战是与村民的沟通。在县城医院,她面对的多是年轻家长,用普通话沟通十分顺畅;但在村里,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习惯用方言交流,这让不会说方言的她犯了难。“专业术语有点难,我得用大白话讲清楚,还要确保村民能够听明白。”任雅平说,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她主动学习方言,耐心倾听、反复解释,用真心赢得村民们的信任。

挑战与发展:淬炼成长

面对各种挑战,任雅平从未退缩,而是将挑战视为成长的阶梯。在她看来,村医是村民身边不可或缺的“健康守门人”。

“村里老年人多,糖尿病、高血压、脑梗等疾病比较常见,但不少村民都缺乏健康意识,容易将小病拖成大病。”任雅平表示,她之前虽然在医院各科室轮转过,对常见病有所了解,但并不深入。

村卫生室设备有限,主要依靠问诊和查体的诊断方法。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任雅平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参加线上课程、钻研专业书籍,并虚心向卫生室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

“雅平很好学,工作态度很积极。她西医底子扎实,用药专业规范,村里中医、偏方用得比较多,正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村医杨林杰对任雅平的进步赞不绝口,还肯定了她的儿科专长,“雅平懂得多,在医院见过的儿童病例更丰富,村里孩子的健康交给她,大家都放心。”

如今,任雅平已逐渐适应了村医的角色。尽管工作琐碎繁杂,但她觉得这一职业很有意义。“村民看病方便多了,一些小病不用跑远路、排长队,在卫生室就能及时处理。”在任雅平看来,村医最大的意义,就是将贴心的健康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展望未来,任雅平的眼中充满希望。她计划在做好全科诊疗的同时,将儿科专业优势打造成村卫生室的特色,为村里的孩子们筑起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记者手记

从综合性医院的专科医生,到村卫生室的全科村医,变的不只是工作场景,任雅平面临的是各式各样的挑战。从常见病的诊疗到打针、输液等护理操作,从用方言耐心解释复杂的医学术语,到慢病随访、健康档案更新等琐碎却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

和之前相比,工作强度减弱了,但是内容更加繁琐。任雅平说,学习已成为每日清单上雷打不动的一项。她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做医生容易,做好医生难。”一次偶然的机会,任雅平去拜访了老村医张爱国。这句质朴的话,为她的前行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未来,任雅平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歇,对更高服务质量的追求不会满足。她将用耐心和爱心,悉心守护每一位村民的健康,诠释一名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 郝丽莎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