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10
记者 孙 雄
校服是青春活力与校园文化的象征,是学生成长路上一抹温暖的集体记忆。近年来,部分家长的投诉与质疑,让校服采购问题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面对群众关切,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教育局迅速行动,一场覆盖全市中小学的校服采购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打响。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探头”作用,聚焦民生领域“小切口”,通过强化对学校校服采购链条的监督,推动制度完善,回应群众关切。
5月15日至27日,由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牵头,联合市教育局安全科、基教科、装备保障中心,对部分市直中小学就利用征订教辅、购买校服谋利等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谈心谈话、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共发现校服管理方面问题13条,并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学校限期整改到位。
全市先后两次召开教育系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督促各县(市、区)教体局和市直中小学完善校服采购流程相关制度机制,从源头堵塞漏洞,确保校服采购规范透明、阳光运行。
围绕重点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已开展四轮整治购买校服谋利问题自查自纠,共排查出问题140条(其中,立行立改29条,已整改完成68条,正在推进43条)。各县(市、区)以及市直中小学出台或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或办法39个,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58件。
建立台账逐个销号。在市教育局官网和“运城教育”微信公众号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收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整治工作突出问题的意见建议,形成市县两级线索台账和问题台账,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除此之外,全市共有130所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革命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儿童等免费提供校服,惠及学生2375人,涉及金额56万余元;设立126个学校校服循环站,由毕业学生自愿捐助校服、传递爱心,用以解决特殊困难家庭校服购买力不足问题。
“校服采购关乎千家万户,容不得半点马虎。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擦亮监督‘探头’,紧盯教育领域‘微腐败’,以‘零容忍’态度严查顶风违纪行为。”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入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面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主要负责人,进一步讲清讲透整治期间主动从宽、被动从严的政策,鼓励基层自我揭短亮丑、主动整改落实,从根本上减少存量、遏制增量。
——加快提升线索处理能力。对于各县(市、区)办理的线索,按照不少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既看线索本身处理情况,更看对线索背后可能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如何深挖、如何处理;对敷衍瞒报的,移交同级纪检监察机关,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同时,积极对接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联合行动,进一步拓宽线索来源。
——充分发动社会各界群众。通过家校微信群、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宣传整治工作的内容、方式和重大意义,号召广大群众对校服价格、质量和采购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举报,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