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温泉浇开致富花 托管耕出新沃野

——新绛县阳王镇阎壁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速记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10

电子报刊

记者 韩维元 董战轩

盛夏的新绛县阳王镇阎壁村,山梁沟壑间一片翠绿,宽敞的水泥路笔直畅通,村民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错落有致的民居整修一新;农田里,红艳艳的油桃挂满枝头,各类中药材花开正艳,复播不久的玉米也已长出一拃多高的秧苗;不远处的温泉康养中心里,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氤氲热气中,大家尽情享受着温泉带来的惬意。

阎壁村位于新绛、闻喜、稷山三县交界的旱塬地带,全村共428户1355口人,东西北三面临沟,以种植油桃、小麦、中药材等为主,是典型的农业村。

近年来,阎壁村村“两委”强化党建引领,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抓手,通过土地托管服务和温泉康养产业,把沟壑纵横的丘陵地变成了优质高产的“米粮川”,让村民吃上了靠康养致富的“温泉饭”,走出了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产业赋能,激活集体经济“源头活水”

“因为农业效益低,导致土地撂荒,劳动力外流,村里没有一点儿活力。”回忆起曾经的阎壁村,村民们记忆犹新。转折出现在2022年。在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卫平的带领下,阎壁村成立山西阎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限公司,创新推行“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的托管模式。

“我们按照‘连片托管、细碎流转’的思路,将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既富了村民,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杨卫平说,通过对土地集中改造管理,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4个环节的全托管或半托管“菜单式”服务,既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难题,又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了节本增收。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阎壁村通过挖掘当地温泉资源,筹资300万余元建设了集洗浴、休闲、餐饮于一体的阎壁温泉康养中心,打造全年无间断的阎壁康养品牌产业链,通过资源变现,“泡”出乡村振兴新活力。杨卫平表示,2024年,阎壁温泉康养中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10万余元,提供25个就业岗位,有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温泉康养产业的兴起,为阎壁村带来了巨大的“流量”。阎壁村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特优农业+文化旅游+特色商业”融合新模式,开发荒芜老村建设温泉游泳馆、农耕教育基地等,并结合绛州鼓乐表演、农耕文化展示、非遗体验等文化项目,打造“温泉+”链式产业集群,推出主题节庆活动,提升消费层级。

提颜增韵,绘就生态宜居“锦绣画卷”

漫步阎壁村,冬青、塔松、银杏等苗木错落有致,村庄处处绿意盎然,一幅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村民们围坐在长廊下开心地聊天:“以前杂物乱堆,现在推门见绿,出门有游园,真的比城里的生活还惬意。”

近年来,阎壁村遵循“生态兴村、绿满阎壁”的思路,打造“一廊一园两中心”生态布局。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拓宽,排水渠、太阳能路灯、高清摄像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整村推进“煤改电”,统一安装保温墙,为村民们营造了健康、适用、宜居的人居环境。实施饮水管网入户改造,铺设排污管道2100米,实施“三线整治”500余米,村容村貌得到整体改善。

“我们采取‘适树植树、适花栽花、适草种草’的原则,对主干道、空闲地、边角地等进行全方位绿化美化。”杨卫平说,为进一步提升全村人居环境,村里积极引导村民利用门口空地、屋内庭院种植花卉果蔬,打造“街道有树、庭院有果、推窗见绿、行路见荫”的宜居环境。

同时,阎壁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聘用老党员6人、监测户3人为保洁员、清运员,定时定点进行日常清扫和集中清理。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并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修剪和整理,同时联合包联单位,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不断提升环境卫生整治成效。

铸魂润心,奏响乡村文明“和谐乐章”

在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工作中,为高效解决村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阎壁村成立了便民服务室,形成了由杨卫平担任第一责任人,村“两委”班子成员统筹协调,网格员带头落实,居民组组长具体实施,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工作小组,形成“党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居民组组长”的组织架构,更好地为村民服务、解忧。同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值班点,村干部、党员每天轮流值班,并做好值班登记,力争实现“小事现场解决、难事当天解决”。

“天蓝蓝地蓝蓝,沟深林密花似锦,空气清新赛氧吧,百姓恰如画中人……”在阎壁村巷头游园,总能听到村民们哼唱这首《美丽新阎壁》。为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阎壁村通过常态化开展学习活动,举办摄影、书法、羽毛球、篮球等比赛,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遏制歪风邪气,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阎壁村高标准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将全村70岁以上老年人纳入免费供餐范围,稳稳托起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同时,阎壁村还通过每年评选“优秀党员”“好媳妇”“好婆婆”等模范,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此外,大力宣传村中凡人善举、好人好事,激励村民以模范为榜样,学做先进、争做典型,引导村民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培育好家风,以“小家净化”实现“大家和谐”。

从“县级低收入村”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从单一农业到“温泉康养+土地托管”多元发展,从集体经济年收入十几万元到突破150万元,阎壁村通过“产业赋能”激活集体经济源头活水,“提颜增韵”绘就生态宜居锦绣画卷,“铸魂润心”奏响乡风文明和美乐章,成功探索出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民风淳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