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07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张秀峰)盛夏时节,夏县南大里乡5000亩双季槐迎来头茬槐米丰收季。层层梯田间,伞状树冠上浅黄色的槐米簇簇垂挂,清香四溢。村民们挎筐提袋,穿行林间忙碌采收,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守着荒山没出路的日子过去了。现在靠着双季槐,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上门收购价每公斤达8元,我5亩地卖了两万多元。”70多岁的老农郭某说。
近年来,南大里乡立足实际,精准谋划,制定“粮药间作高效田,经济林带绕山转,设施蔬菜扛大梁,农旅融合谋发展”的调产方略。发展双季槐产业时,该乡创新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5000亩双季槐种植基地;同时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科研院所合作,邀请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帮农户解决修剪整形、施肥治虫等难题,让双季槐从“野生树种”变成了“致富良种”。短短几年,双季槐不仅鼓了农民的腰包,还使荒山披上了绿装。
谈及未来,南大里乡党委书记张志荣说:“我们将全力推动‘槐米观光园+德兰度假村+果老沟景区+夏鲜智能蔬菜+红色教育基地’的农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南大里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