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01
本报讯(记者 游映霞)6月26日,中国当代名家雕塑展暨原旭东书法、邓克明篆刻主题创作展在夏县启幕。这场由市文联和山西宇达集团联合举办,汇聚当代艺术名家的跨界力作,以“雕塑、书法、篆刻融合”的创新形式,再掀传统艺术浪潮。
此次艺术大展主题为“传承·创新”,展出上百件原创作品。展出阵容鼎盛,既有90余岁的艺术泰斗,也有活跃于当代艺坛的中坚力量,更不乏“80后”新锐创作者。
雕塑作品包含当代雕塑大家刘士铭、韩美林、吴为山等人的40件作品。题材从历史传承到时代精神,从生活哲思到艺术创新,全方位展现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蓬勃生机,堪称当代雕塑艺术的精彩缩影。
书法作品共50件,由中书协会员、省书协理事、市书协副主席原旭东创作。作品体裁多样,有行云流水、气韵生动的行书,古朴典雅的篆隶,以及狂放不羁、潇洒飘逸的草书,其线条跌宕起伏,尽显笔墨豪情。篆刻展展出中书协会员、省美协会员、市书协副主席邓克明40件作品。作品古朴大气,巧妙运用大篆、小篆等多种篆书字体,在方寸印面间展现出丰富多样的韵味。
展厅入口两侧孔子执卷凝思、关公按剑沉吟的青铜塑像,以现代艺术手法构建“温良恭俭让”“忠义仁勇信”的东方人格美学坐标,与关公故里的地域文化形成精神呼应。中心展陈区,体现时代精神的青铜雕塑、原旭东的精妙书法艺术、邓克明的浑然笔法篆刻,通过精巧设计与空间布局,形成强烈的艺术对话场域。
作为国内首次雕塑、书法、篆刻系统性跨界实验,展览大胆突破艺术门类界限。青铜肌理的立体造型,建筑美学的笔墨韵律,金石意象的篆刻艺术实现跨界对话,共同诠释“传统活化、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
2024年2月至6月,由宇达集团独家策划的“40件中国当代名家雕塑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首展,面向大湾区公众亮相。展览期间,港澳市民专程赴深观展,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万人次,展览以鲜明的时代审美与多元的艺术表达,成为展现中国当代雕塑力量的重要窗口。此次青铜艺术巡展至山西运城夏县,这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熔铸了艺术创新之力,迎来了新一轮观展热潮。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跨领域的探索试验得到高度认可。“既延续匠造哲学,又以时代语言诠释民族精神,与书法篆刻共同印证‘守正创新’的艺术生命力;呼应‘国之大者’的创作导向(如近期国家艺术基金巡展主题),提醒艺术工作者,精品力作既要扎根历史文脉,更需立足当代讲好中国故事。”市美协副秘书长、尚道书画院院长燕立民观展后说。“书法参考了雕塑的体块意识,让每个字都像立体的建筑,通过浓淡墨的层次制造空间纵深感。湿墨、涨墨等笔法表现流动感,却在收笔处突然转为枯笔,像极了雕塑中的延展张力。”书法爱好者史女士说。
谈及展览缘起,原旭东透露,去年秋天来到夏县,受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宇达集团的文化建设启发,加之受深圳展览触动,便与邓克明交流构思,将创新元素融入创作,最终促成此次展览。“这里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更是关公故里,文化底蕴深厚。”原旭东表示,希望通过展览弘扬关公忠义仁勇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
山西宇达集团以“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为己任,在艺术推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等领域步履铿锵、成绩斐然。“此次携手雕塑界泰斗与新锐力量,精心策划这场高规格展览,我们希望以展览为桥梁,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为文化强国建设凝聚青春力量。”宇达集团负责人表示。
市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展将雕塑、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交融互通,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与不懈拓展,为人们提供了一次全面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机会。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