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22
5月20日,运城市旅行社协会组织会员走进“天下第一县”绛县,开启了一场探寻艺术基因的文化之旅。雕刻、建筑与山水在此交融,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碰撞出独特魅力……
巧夺天工的雕刻世界
刚下大巴,矗立于荷塘畔的乔寺碑楼便映入眼帘。
乔寺村党支部书记张占群介绍,这座碑楼是清道光十七年为资政大夫周万锺而建的功德碑楼,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乔寺碑楼 记者 赵泽艳 摄
碑楼坐西朝东,呈现平面长方形,面宽六间,单檐歇山顶,檐下饰砖雕仿木斗拱。石砌台基长约17米,楼身高约15米,正面设五碑室立七通碑。每室之间有通柱石雕对联,上嵌石匾额。
随着讲解,众人的视线从砖雕斗拱移至飞檐下的勾栏、窗棂与垂花,无不被繁复精美的细节震撼。“古人的雕刻艺术真是一绝!”大家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跨越时光的艺术杰作。
太阴寺的独木雕卧佛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雕刻工艺。整尊佛像由整根巨木雕刻而成,精湛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与其他寺院不同,它的朝向是坐南朝北,属阴向,故名太阴寺。
太阴寺内不仅有国内最大的独木卧佛和金代写实塑像,还是大藏经《赵城金藏》的重要雕印地。
在这里,一通元大德元年所立的石碑上面,详细记载着《赵城金藏》雕印的缘起及过程,印制历经金、元两个朝代。现作为镇馆之宝,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在金钱石雕非遗传承人韩瑞来的工作室里,一块块普通的金钱石在刻刀下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灵动逼真的金钱豹摆件、气势威严的关公塑像、小巧精致的葫芦挂件……韩瑞来以“石上绣花”的高超绝技,将关公文化、吉祥纹样巧妙地镌刻在石头上,将金钱石的天然纹路与人文意象完美融合。
“金钱豹好适合用这种石头雕刻,不仅栩栩如生,还寓意吉祥……”不少人抚摸着金钱豹摆件爱不释手。
古韵流芳的建筑瑰宝
位于槐泉村的郡马府,是晋南古建的杰出代表。
相传元朝末年,迁至槐泉村的靳家第四代先祖靳杲在任绛州州官时,迎娶郡主为妻,其宅第也因此得名郡马府。
当年的郡马府规模宏大,共建有15座四合院、190余间房屋,显赫一方。然而,岁月流转,历经沧桑,大部分建筑现今已不复存在。经过复建,成立了绛县郡马府艺术博物馆。
保护和复建后的郡马府艺术博物馆,由4座明清院落和一个府心花园组成。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设计精巧,石雕、砖雕和木雕工艺精湛,堪称“三绝”。
金钱石雕摆件 记者 朱超逸丁 摄
大门正对的一帧石雕照壁尤为引人注目,其由整块青石阳刻而成,上面镌刻着朱熹的治家格言,字形端庄大气,笔划遒劲有力,四围的雕饰美轮美奂,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郝家窑地窨院则是书写在地平线下的民居史诗。
地窨院,因“藏于地下”的特质,有着“进村不见村,闻声不见人”的说法。
村里现存地窨院20多座,分为下沉式、凹字形(坡形)和靠崖式3种形式。目前修复开放5座,建成了“山西晋尧民俗博物馆”。馆内陈列着2000余件晋南民俗文物,从明代雕花拔步床到近代绣花鞋,每个老物件都阐述着过去生活的印记。
空中飘散着玫瑰香气、耳边萦绕着孔雀啼鸣。郝家窑村妇女主任兼讲解员陈红香拿出村里自产的玫瑰纯露、玫瑰醋、孔雀蛋、鹅蛋等,给大家介绍。运城市旅行社协会一成员当即决定将展台上的孔雀蛋全部打包带走。她笑言:“孔雀蛋,这可不是谁想买就能买到的!必须得拿回去孵化一下……”
钟灵毓秀的山水画卷
绛北大峡谷风景区是晋南地区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胜地。
据称,这里融合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幽静、黄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四季风光各异,美不胜收。
绛北大峡谷风景区 记者 朱超逸丁 摄
景区内,网红佛手、天空之伞等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远道而来;玻璃滑道、高空滑索等项目让冒险者直呼过瘾;空中别墅搭配咖啡馆与烧烤小院,是一种难得的住宿体验;山中露营基地则成为家庭出游的欢乐天地。
“这不就是亲子游的绝佳目的地吗?”有敏锐的旅游从业者当即决定,要将这里纳入全新的旅游线路规划中。
夕阳西下,踏上归途的运城市旅行社协会成员们回望绛县,不断感慨:这座千年古县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艺术博物馆。
从金石雕刻到古建筑群,从地下奇观到山水胜境,艺术的基因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中,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记者 李婉玉 赵泽艳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