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19
初夏时节,晋南大地上,玛瑙般晶莹的樱桃缀满枝头——从临猗县到盐湖区,再到垣曲县,一颗颗樱桃正串起乡村振兴的“致富链”,运城樱桃的名号愈发响亮。
在临猗县北景乡西村,连片的樱桃园如绿色海洋般铺展。村民廉振英穿梭在枝繁叶茂的果树间,手指翻飞中,一颗颗饱满的樱桃便装满了箩筐。“一亩地能收两万来块哩!”他笑着擦去额角的汗珠,话语间满是丰收的底气。作为当地樱桃种植的“样板村”,西村六千亩土地上,设施大棚与露天种植交错,布鲁克斯、美早等四五个品种错峰成熟,将采摘期拉长至整个5月。
客商的货车早早停在村口,河南、江苏等地的收购商直接驻扎在农户家中,“客商要果子,游客来采摘,线上线下都不愁卖!”廉振英指着自家果园里搭建的避雨棚向记者介绍,科技赋能让樱桃品质更稳定,即使遇到天气波动,果型和甜度依然能保持上乘水准。如今,西村樱桃年产量持续攀升,成为运城樱桃版图上的“黄金产区”。
盐湖区上郭乡邵村的设施樱桃创业示范园内,负责人陈天龙正与客商敲定采购细节。“今年一级果能卖到80元一斤!”他轻抚着枝头红艳的布鲁克斯樱桃,语气中满是自豪。这座占地200亩的现代化园区内,26个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每个棚产量稳定在700斤左右。
更令人瞩目的是,邵村打破传统销售模式,探索出“电商+采摘游”的新路径。游客只需支付100元入园费,便能在园内自由采摘,还能带走一斤樱桃。陈天龙透露,未来园区计划延伸产业链,开发樱桃酒、果干等深加工产品,并打造农旅综合体,“要让樱桃树变成‘摇钱树’,四季都能生金!”
在垣曲县蒲掌乡西阳村,舜乡阿霞红樱桃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一场人与自然的博弈刚刚落幕。负责人崔霞望着枝头虽小却晶亮的樱桃,感慨道:“今年历经霜冻干旱,但通过智能水肥系统精准调控,果子甜度反而更高了。”这片600亩的果园采用“五统一”管理,引进滴灌技术,即便面对极端天气,依然交出了品质稳定的答卷。
果园内,河南客商刘春正忙着装车:“蒲掌樱桃在济源市场供不应求,我每年都来抢货!”
该合作社创新的“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300余户村民增收,更凭借过硬品质跻身“2024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从临猗的规模化种植到盐湖的农旅融合,从垣曲的科技增产到绛县的产业集聚,运城樱桃正以多元模式绽放光彩。如今,运城樱桃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更以“品质优、品种全、品牌响”的姿态,在全国市场奏响“红色交响曲”。 (记者 刘凯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