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5-14
春夏之交,汾河岸畔又一次被热情点燃。
继2023年横空出世、2024年燃情再跃之后,5月11日,2025稷山马拉松如约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名跑者齐聚稷山,用脚步“丈量”后稷故里、板枣之乡的文化底蕴和时代风采,用速度与激情演绎“稷马”的全新魅力。
当晨光铺满赛道、发令枪声划破长空,记者身临其境,在人潮涌动中沉浸式感受这座千年古县向新而生、奔跑前行的蓬勃朝气。
万人奔赴的“周末狂欢”
11日清晨,夜色尚未散尽,稷山县城已被涌动的人潮唤醒。
设在稷峰文化广场的起跑点人头攒动,最为热闹。人群中,来自太原的游客王女士举着直播设备来回穿梭,镜头里不仅有正在合影的参赛跑团,还有骑在爷爷肩头不停拍手的孩童,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场“体育狂欢”。
6时30分许,一段铿锵激昂的威风锣鼓表演,迅速点燃参赛者的斗志、激扬观赛者的热情。
“今天,5000名选手同城竞技,稷山欢迎你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稷山县委书记吴宣现场给全体参赛选手送上祝福,希望他们在“稷马”赛道上,用拼搏和汗水演绎运动的无限精彩。
催人奋进的话语,令不少在外工作返乡参赛的年轻人红了眼眶,他们感慨家乡变化,为能回家跑一场“稷马”而自豪。
今年,稷山马拉松参赛人数达到5000人,为三届赛事规模之最。其中,1000名跑者勇毅挑战全程马拉松,用脚步丈量42.195公里的极限征途;1500人踏上半程马拉松赛道,在21.0975公里的热血征程中突破自我;更有2500人投身欢乐跑,于轻松氛围中拥抱运动的畅快。
7时整,清脆的发令枪声响起,身着各色服装的参赛选手激情启程、竞速前行,沿着精心设计的赛道,跑在如画风景里、跑进千年历史中、跑在吉祥祝福里、跑进时代脉动中。沿途,啦啦队员激情呐喊、观赛群众热情助威、志愿者们尽心服务,良好的参赛环境、完善的赛事服务,助力选手超越自我、刷新成绩。
“‘稷马’赛道很有特色,也很有挑战性。在稷山人民的热情加油中,我越跑越有劲儿。”夺得全马男子第一名的临汾侯马选手刘向东这样说。
赛道上,鬓角斑白的银发长者步伐稳健,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一往无前,更不乏家长牵着孩子的手,在赛道上留下温馨的亲子足迹。
参加欢乐跑项目的稷山选手郑瑞已带着孩子三刷“稷马”,她满脸自豪地说:“以前总觉得马拉松遥不可及,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参与。作为稷山人,我特别骄傲!‘稷马’寓意吉祥之马,赛事安排一届比一届好,今后我们还要多多参与!”
一场马拉松,沸腾一座城。赛事期间,大量参赛选手与观赛游客的涌入,为稷山酒店、餐饮等行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两天时间,入稷人员总量近两万人次,直接消费收入和平时相比翻了一倍。
彰显魅力的“文旅盛宴”
22名吕梁跑友共赴“稷马”。他们说,提前来到稷山后,住了枣花主题民宿,逛了板枣公园,尝了特色小吃,体验很不错。
这就是“稷马”的魅力。它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场文旅盛宴。稷山县连续3年举办马拉松,使该项赛事品牌成为稷山文化塑城、体育活城、产业兴城,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来自国内外跑友的高度赞誉。
稷山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山西省首批千年古县,该县境内拥有7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公园及诸多国字号品牌。
今年的“稷马”赛道延续往年经典,穿过底蕴深厚、风景优美的稷山国家板枣公园,跨越水天一色、风光无限的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途经“元代壁画艺术殿堂”——青龙寺等6处国保单位。x
晋城选手王琳琳同样三刷“稷马”,今年拿到半马女子第一名,弥补了前两次的遗憾。她说,成绩固然很重要,但自己更享受奔跑在“稷马”赛道上的那种松弛感,“印象最深的就是穿越千年板枣林,景色优美,空气清新,体感非常舒适”。
其实,千年枣林的精彩远不止此。赛事期间,在稷山国家板枣公园,温泉庭院延长浸泡时间、音乐营地提前调试音响、实景剧《稷颂》加演场次……“一键切换”,只为跑友完赛后一小时实现吃、泡、听、逛“全解锁”。
稷山县文旅局还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和优惠政策,参赛选手凭参赛凭证免费游览大佛寺、稷王庙、宋金墓、青龙寺等景点,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文旅马拉松”。
此外,“畅跑稷山·e镇优选”线上销售颇受青睐。幽默风趣的“搞笑强哥”、本地人气王“姑舅兄弟”等网络主播各展所长,卖力推介“稷山四宝”系列产品。
“我们希望把‘稷马’打造成一个综合性平台,不仅让跑者享受运动的快乐,也让更多人了解稷山、爱上稷山,进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稷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润告诉记者。
激荡文明的“流动名片”
办好一场马拉松,恰似奏响一曲城市治理的交响乐,需要各部门协同发力、精准配合。
从赛事筹备到圆满收官,稷山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注入精细化管理的基因——作为应急保障主要力量,公安部门落实安保方案,细化工作举措,组织550余名执勤民辅警全程为马拉松赛事安全保驾护航;医疗部门抽调600余名精兵强将,根据赛事要求,每2.5公里设置1个医疗站,每500米设置1个医疗点,共出动20辆救护车、52台移动AED,为参赛选手构筑多重医疗防线和生命安全线;共青团稷山县委和稷山县妇联组织1100余名志愿者服务赛事,他们组装围栏、摆放物品、引导交通、清洁卫生、运送补给,把每一样工作都做到极致……
赛事期间,自信包容的稷山人民积极当好“东道主”。家住赛道旁的群众,主动组成加油团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街边早餐店的店主凌晨便生起炉火,为参赛选手和游客备上热气腾腾的稷山饼子;出租车司机变身“导游”,热情介绍稷山特色……个人的点滴善意,更让每一位来客都能触摸到这座城市滚烫的温度。
陈文莺是来自福建的一名半马参赛者,来到北方小城,令她最为动容的,是稷山人民举手投足间的从容与自信,“我想,这应该是从文化积淀中生长出来的强大底气”。
“人生中第一块马拉松完赛奖牌沉甸甸地挂在胸前,金属的凉意与滚烫的皮肤形成奇妙的触感——这不仅是一次体能的极限突破,更是一次与城市文明的深度对话。”参加完半马后,全国百名最美志愿者、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运城市特级劳动模范潘春虎深有感触地说,将从“稷马”中汲取精神养分,继续在志愿服务中展现作为、贡献力量。
全民健身的“乘数效应”
稷王跑团是许多稷山人观看“稷马”时心中的“主队”。这支本土跑团成立于2021年,现有跑员150余名,多名队员先后参加过北京、重庆等地大型马拉松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
3年来,稷王跑团与“稷马”相互滋养、共同成长。跑团成员从最初参赛时的青涩紧张到如今的从容自信,从对成绩的忐忑期待到不断突破自我的喜悦,用奔跑姿态为“稷马”写下了生动注脚,也为稷山县全民健身事业注入蓬勃动力。
以马拉松赛事为牵引,稷山县紧盯群众需求,通过搭建多样化赛事平台、创新活动组织形式,将全民健身融入传统节日、日常生活场景,构建起覆盖城乡、贯穿全年的群众文体活动体系。同时,从赛事筹备阶段的广泛动员,到活动过程中的专业指导与趣味互动结合,再到赛后的成果展示与经验总结,逐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全民健身氛围。
如今,像稷王跑团一样,稷山县越来越多的群众本着科学运动、健康生活的理念,把运动健身融入生活,并身体力行带动家人和亲朋好友加入全民健身运动中。浓厚氛围滋养之下,全民健身事业亮点纷呈。其中,稷王小学博跃跳绳队在2024年中国国际跳绳公开赛暨全国跳绳联赛·安徽淮北站分站赛中,取得了“8金6银4铜”的骄人成绩。
今年以来,该县积极组织举办了“体育拜大年”运动交流赛、庆新春门球交流赛、羽毛球团体混合友谊赛、社区广场舞交流大赛等全民健身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群众身体素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激发了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内生动力,让全民健身成为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增强群众幸福感与凝聚力的重要抓手。
连办3年,“稷马”如今已超越体育竞技的范畴,成为观察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特殊窗口——它是唤醒活力的“引擎”,是文旅破圈的“画笔”,是经济跃升的“跑道”,更是精神文明的“熔炉”。
这场激情澎湃的体育盛会,不仅为千年古县注入了青春活力,更让其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
吴宣表示:“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是我们持续办好‘稷马’的最大动力。我们将始终以最大热情、最优服务、最好保障,将马拉松赛事办成‘跑者的节日’‘全县的盛会’。同时,将持续深挖‘体育+’融合发展潜力,以‘稷马’为媒拓展多元业态,广邀八方宾朋来稷山感受风土人情、探寻合作机遇、共谋发展新篇,努力在建设‘一城两区三门户’征程中走在前、勇争先。”
本报记者 付 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