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5-13
本报讯(记者 游映霞 通讯员 张晓鹏)近段时间,在河津黄河滩涂地里,种植户抓住小麦成熟前20多天的关键期,开展辣椒苗套种工作。这种“小麦+辣椒”高效套种模式,在当地尚属首次,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开辟多元新路径。
走进黄河滩的农田,只见绿油油的小麦在微风中摇曳。田间预留的空地上,“麦椒套种”移栽机紧张作业,在麦行间栽下一株株嫩绿的幼苗。整套流程一气呵成,移栽深度误差不超过1厘米,每天移栽面积20亩左右。
“麦椒套种”打破了传统种植模式,在秋季播种小麦时,提前预留辣椒种植带;在次年5月上中旬,在预留带上移栽辣椒苗。这种套种模式通过精准计算作物生长周期,科学衔接两种作物的共生期。在小麦生长后期,小麦可为辣椒幼苗遮阳,避免强光灼伤,有利于辣椒缓苗;待小麦收割后,小麦秸秆覆盖田间,既能保墒抗旱,又能抑制杂草生长。同时,辣椒苗生长期需肥量较少,与小麦的养分需求形成错峰互补,实现土壤养分的高效循环利用。
“小麦属于禾本科作物,辣椒属于茄科作物,这两种跨科属的作物进行套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特别适宜黄河滩种植。”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曹建明说。
麦套辣椒的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辣椒育苗、移栽时间及麦椒共生期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两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种植户赵路永告诉记者:“每亩小麦、辣椒的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比种植小麦和玉米每亩增收约2000元。”
据悉,这片套种农田小麦预计再有20天进入收获期,当地农业部门派出专人指导农户套种移栽,力争实现小麦不减产、辣椒促增收。“‘麦椒套种’既守住了‘粮袋子’,又鼓起了‘钱袋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推广这种种植模式,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河津市农业农村局科员刘彦昌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