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夏县胡张乡:金杏成熟压枝头 “甜蜜经济”惠农户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5-10

本报讯(记者 韩维元)初夏时节,走进夏县胡张乡西下冯村毋九英的杏棚里,金灿灿的杏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果香。果农们正忙着穿梭在杏林间,熟练地采摘成熟的果实,并将采摘好的新鲜杏果分拣、套袋、装箱,发往市场销售。

近年来,夏县胡张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引导村民规模发展设施农业,栽植优质早熟杏果2000多亩,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是设施栽培的第一年,杏树长势比较旺盛,杏果的个头也比较大,除了线下销售,线上销售也很火爆,每天都有采收销售。”毋九英是第一年种植大棚杏,面积9亩的大棚杏产量可达5000多公斤,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采摘增收,也激发了当地群众投资设施大棚杏的积极性。

“以前我们全国各地收购杏,近年来发现咱们运城这边的杏果比别的地方品质好,个头大,成熟度、光亮度高,现在每天可以收购两三千公斤,过段时间大批量杏果成熟之后销量会更大。”客商曹树海说,随着胡张乡大棚杏品质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每年4月中旬杏子开始成熟时,都会吸引大量客商前来收购,产品远销新疆、上海、河北、陕西等地。

夏县胡张乡杏的发展史已有30多年。早年,村民种杏靠天吃饭,产量和品质没有保障,再加上受市场波动影响,价格低、销售难直接影响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为将大棚杏产业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胡张乡在杏果主产村开展村党支部“红色领航”行动,由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杏产业振兴党小组”,党员干部将自家杏园作为试验田,带领群众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同时,成立合作社,积极对接市场,解决杏果难卖问题。在设施杏的前期种植管理等方面,邀请经验丰富、专业精湛的农业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种植户遇到的各类种植问题,保障了设施杏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据悉,下一步,胡张乡将从拓展销售渠道、优化品种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方面加大对大棚杏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杏产业向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让“甜蜜经济”惠及更多农户。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