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5-12
去年“五一”假期,盐湖区东湖农贸市场“火出圈”——多名网红大V关注、外地游客争相打卡、客流量猛增、商户营业额翻倍、市场知名度提升……
一年来,东湖农贸市场管理方抓管理、抓服务、抓安全,商户提标准、做特色、优产品。
今年“五一”假期,东湖农贸市场火爆依旧——各地游客络绎不绝、知名网红频频打卡、店铺门前大排长队、产品供不应求、商户销售额再翻番……
东湖农贸市场能“长红”,是因为其在流量之外找到了更坚实的支撑点,把准了流量和经营之间的平衡,更将农贸市场基本的生活服务功能、运城特有的市井文化、快速发展的全新业态以及与之伴生的社交属性、文旅属性有机结合。
今年“五一”假期,东湖农贸市场火爆依旧,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商户销售额翻番。本报记者 茹 雅 摄
消费群体更“新”
许多运城人的早晨,是从东湖农贸市场的一碗胡辣汤开始的。
“五一”假期第一天,天还没亮,东湖农贸市场关宇胡辣汤的店员已经开始忙碌。熬制中的牛骨汤还冒着热气,牛肉、面粉、木耳、豆腐皮、葱花等食材已经准备就绪,店主关宇开始炒制牛肉,再经过熬煮、勾芡、调味,一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胡辣汤就做好了。小油条、豆腐脑、水煎包等餐品也制作完成,等待顾客上门品尝。店门外,“宝藏店铺——北京大网红强推打卡”的灯牌已经点亮,十分醒目。
上午9点,居住在中心城区盐湖城小区的“00后”张先生来到店内,一如往常,他点了一碗胡辣汤和一份小油条。“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和小油条,吃着就像小时候的味道,勾起了很多童年的美好回忆。”张先生告诉记者,假期逛早市已经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仪式感”,这里不仅能品尝美食,更能与这座城市建立一种深度的联系。
采访中,记者看到几名游客拉着行李箱从出租车上下来,开心地走进市场。“我在郑州上大学,趁放假来运城旅游,在抖音上看到这里有家胡辣汤店很火爆,好多网红来打卡,一到运城我就赶紧过来尝尝。”一名年轻游客说着就直奔关宇胡辣汤。
“平时一天能卖400多碗,从去年市场火了之后,每逢小长假营业额都能翻倍,今年‘五一’假期客流量比去年还大,很多年轻人过来吃饭,本地的、外地的都有,店员忙得一刻不能停。”关宇告诉记者。
关宇胡辣汤的火爆,是今年“五一”假期东湖农贸市场再次火爆的一个剪影。
今年“五一”假期刚开始,东湖农贸市场就迎来客流高峰。记者走进市场,首先入耳的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临晋粽子,口味多,香甜好吃!”“刚出锅黄河大鲤鱼!”……商户们的声音充满活力。摊位上的食品琳琅满目,鲜嫩欲滴的水果西红柿、红彤彤的樱桃、色香味俱全的熟食、热气腾腾的小吃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上前挑选。从街头到巷尾,前来游玩、打卡、购物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头攒动。而其间,不乏年轻人的身影。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和群众消费观念的转变,东湖农贸市场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主战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其中,将其视为体验慢生活、重拾传统生活方式的独特场所。
若放眼全国,“年轻人爱上农贸市场”早已不是新鲜事,杭州的大马弄菜市场、南京秦淮区科巷菜场、昆明大观篆新农贸市场、青岛团岛农贸市场等都成为年轻人旅游打卡之地。
究其原因,是农贸市场除了满足日常餐饮、购物需求外,还具备社交属性和文化体验感,闲逛其中,年轻人能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短暂逃离,消解生活中的紧张和焦虑。对外地游客来说,比起山河湖海、历史名胜以及高楼大厦、商场超市,早市更像是“透视窗”,能更直观、快速地了解和融入一座城市。
“五一”假期,关宇胡辣汤的店员忙得一刻不得闲。本报记者 茹 雅 摄
经济模式更“轻”
早市经济是一种“轻经济”结构,其特点在于规模轻量、经营方式灵活、参与便捷。在这个“轻”经济的领域里,“小老板”们不用投入过多资金,能绕开对技术和资源的“高要求”,快速参与到经营活动中,这为个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轻”体现在商户的经营热情中。
据悉,过去一年东湖农贸市场商户数量增加了50家,现在商户共有180家,其中三分之一为餐饮类。“市场火了以后,很多商户过来咨询,有些商户想从别的市场转过来,还有很多年轻人想自己创业,咱们店面数量有限,好多商户排队等着店面空出来呢。”东湖农贸市场经理李建龙说。
“轻”体现在经营方式多变。
“五一”假期第一天的下午6点,来自武汉的一家三口慕名来到东湖农贸市场的知味道烧腊卤铺。“烧鹅、烧鸡、盐水鸭,都可以预订,做好打包带走,也能发快递。”尽管已经进入店铺备货时间,老板娘还是热情地招呼着。一家三口预订了烧鹅和椒麻鸡,明早发货,直接寄到武汉家中。
知味道在东湖农贸市场已经经营了8年,产品特色十分明显。“我们的产品在市场内是独一份的,有人想模仿我们但做不出我们的味道。”知味道工作人员表示,味道是基础,灵活的经营思路才是他们成为“网红”店铺的关键。
从小摊到店铺,到线上团购、网店,再到经营自媒体账号,知味道持续求变,且成效明显——
在抖音平台搜索“运城烧鹅”,出现的第一家店就是知味道;在“运城市快餐好评榜”上,知味道名列其中;知味道自营的抖音号有1万多名粉丝,老板娘用幽默风趣的视频内容介绍自家产品,视频数量已经达到1000多条,每条视频反响都十分热烈;知味道有自营网店,所有产品均可线上购买……
诚然,在线下便民店、果蔬超市和线上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竞争激烈的当下,迎难而上、适时转型才是破局之法。
“轻”体现在带动作用强。
经营11年的马氏面食加工部平日有工作人员5名,每逢节假日都要增加人手,“五一”假期店铺工作人员增加至10人,日营业额是平时的3倍;
经营9年的豆先生石磨坊平日有工作人员2名,“五一”假期工作人员增至6人,日营业额比平时也增加不少;
“五一”假期,东湖农贸市场内的流动摊贩数量也是平日的数倍;
……
可以说,东湖农贸市场的经济体量虽“轻”,却能以小见大,有力印证社会各界对“经济持续向好”的预期和信心。
管理方式更“严”
优化服务、提升效率的同时减少问题、降低成本,这种“加减法”思维适用于东湖农贸市场的管理。事实上,市场管理方也是这么做的。
如果说,市场去年“五一”假期的爆火是“意料之外的惊喜”,那今年“五一”假期之前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延续这种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有“加法”——
人员要“加”。一年间,市场的安保人员由11人增加到17人,并分成多个安保小组,在市场内不定期巡查,有效预防、解决纠纷。每逢节假日,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值班人员与市场安保人员同时在岗,共同守护。
安全要“加”。市场内水电线路、煤气管道是重点检查对象,硬件安全绝不能出问题。其次,市场管理方定期给商户开展培训,要求其文明待客,不能与顾客发生冲突,否则将面临严肃处罚。
公平要“加”。市场内设置复称台,并在一年间升级换代电子秤80台。“从水产到果蔬再到熟食,在盐湖区市场监管局的监督下我们将电子秤一批批更新,一个个更换,坚决不允许任何一个商户出现缺斤少两、欺客宰客的问题。一年来我们一次关于称重问题的投诉都没有,可见效果不错。”李建龙说。
暖心要“加”。据了解,市场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完善饮水点和便民休息点,方便老年人、孕妇、孩子等群体使用。同时,对创业大学生、老年人、家庭困难群众所设的流动摊位不收取任何费用。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做“减法”——
首先是降低成本。尽管已经入驻和有入驻意向的商户越来越多,但市场管理方并未借机提高租金,反而采取了多项租金优惠政策,降低商户运营成本。“市场规定在今年1月10日之前缴纳租金可以减免1000元,我交了租金后立即给我减了。我在这经营了多年,这项举措真是令人很感动。”豆先生石磨坊经营者秦丰收说。
其次要清理违规乱象。如今行走市场,只见地面洁净无污水,通道宽敞无杂物,瓜果、蔬菜、杂粮码得整整齐齐,餐饮类商户工作人员身穿统一制服并佩戴口罩、帽子,熟食摊位明亮整洁,市场内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制度,再不见垃圾乱丢乱放现象……严管与自治让市场脱离了嘈杂,充满了鲜活灵动的烟火气息。
一年间,东湖农贸市场变得更“新”、更“轻”、更“严”,其本质是从传统农贸市场模式向现代化、人性化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环境、消费体验、商户收益实现多方共赢,也让市场成为兼具烟火气、时尚感、品质感、文化感的经济新载体、民生新空间。
(本报记者 李星星 余 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