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我市“家校社学习共同体”第一课开讲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25

运城晚报讯(记者 陈怡霏)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4月22日,由运城市妇联和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双向奔赴 共同托举”——运城市“家校社学习共同体”第一课在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讲,为现场百余名家长解答教育困惑,缓解育儿焦虑,分享阅读的意义,着力提升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实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运城市人民路学校校长周灵梅围绕教育和阅读的相关话题,从“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三方面,向大家分享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阅读是一种力量。面对当前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空心病、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周灵梅表示,当我们寻找人生的意义时,阅读能给我们提供最大的帮助。“正如英国小说家毛姆说道:‘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那些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正在慢慢地建构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人生。”

而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今天,周灵梅认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阅读习惯等内容是教育不能丢掉的根本,应该把教书交给机器,把育人留给老师,更新人才标准,着重提升孩子整体素养。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阅读?周灵梅号召家长每天陪伴孩子,给他们讲故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选书方面,让孩子们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从图画书入手,循序渐进,逐步向整本书阅读过渡。“阅读的高度会影响精神的高度,阅读伟大的著作,人们就能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就能受到那些英雄和榜样的影响。”

家长邹鹏表示,这节课堂不是单纯说教,而是充满温情和力量,展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家长们指点迷津。“身为家长,支持家校社共育,首先要注重对孩子的陪伴,承担我们应有的责任,比如每天陪伴孩子阅读一小时,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实现对孩子更好的托举。”

据悉,此次活动标志着我市“家校社学习共同体”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运城市妇联牵头,依托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运城市人民路学校名师工作室、优秀家长及社会专家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机制,打造共学、共研、共育“家校社学习共同体”。

未来,该项目将以“2+N”特色活动体系为核心,开设读书沙龙、专题讲座两大固定核心活动,以及家校社综合实践课堂、“教育圆桌论坛”、线上“教育微行动”等“N”项特色增补模块,发挥“家校社协同”的力量,让优质教育资源像活水一样在家庭、学校、社区间自由流动。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