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11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里公开拍卖早先购置的“运城东方红30型”拖拉机。父亲没和家人商量,就私下借了钱,让人把这台“庞然大物”开回了家。
如果把一头耕牛比作半份家当,那么这台拖拉机无疑是家里的“新贵”。它招来了众人羡慕的目光,也给父亲挣足了面子。父亲从邻村雇了个司机,让我四弟跟车学习,他负责揽活结账。他满心想着大显身手,发家致富,却没料到,这台拖拉机已进入“风烛残年”,毛病不断。再加上父亲急功近利,司机只管开,不重视维修保养,拖拉机时常“抛锚”,撂在半路上。负责看护的自然是四弟,有时在外过夜,有时淋雨挨冻,心中颇有怨言。
几年下来,别说挣钱了,倒赔进去了不少钱。好胜心极强的父亲这才意识到,自己买车的决定是多么轻率。他在我面前念叨:“玩车如同玩老虎,要是捋不顺它的皮毛、摸不透它的脾性,它就会使性子,保不准还给你生乱子。咱们家不具备经营车的条件,我是‘不懂机器瞎搞油’……”见父亲已有悔意,事已至此,我也不好再说什么。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兴起了一股“四轮热”(即12、15马力小型拖拉机)。父亲心想:“大家伙”不好整治,“小四轮”好摆弄,本小利大。主意打定,他又借钱买了一辆八成新的“泰山牌小四轮”,交由四弟管理。
我家老院大门外,地形所限,坡陡弯急,车辆出入需来回倒几次才能行。有一次,四弟险些溜进沟里,被父亲狠狠地训了一通。四弟本来就感到后怕,被他骂火了,冷不丁地怼了一句:“你能行你开!”说完转身离开,自此再不靠近车。
父亲生性不惧挑战,敢为人先。四弟的话激起了他不服输、不服老的心气,他大声吼道:“你看我能不能开!”于是,父亲发动了车,先在院里转圈,结果撞在一堆石头上。他手忙脚乱,处置不当,把车的“前脸”撞得面目全非。父亲索性把整个机盖都卸下来,如同人光着膀子,更显利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的驾驶技术提高很快,基本能独立操作。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令人啼笑皆非。一次,父亲去河滩拉沙子,车胎漏气。他心想凑合开回家再补,结果开了没多远,内胎拧成了麻花,连同外胎都脱落了,车趴在地上动不了窝。也不知父亲是咋想到的,他用撬棍将轮毂撬离地面,垫上石块,然后将一根两米长的粗木棍竖着绑定在内侧车轴上代替轮胎,发动车前行。到村口时,引来不少人围观,大家都说:“这老汉的犟劲又上来了!”
日复一日,父亲的开车技术日渐熟练。这辆“小四轮”也着实出了力:先是自家地里拉石头,砌了100多米长的地堰;修渠引水,拉水泥、运白灰,砌筑河坝;劈崖运土,义务修路;免费给村民拉粪、耕地……
岁月无情,剥蚀了“小四轮”的活力,也带走了父亲的精力。“小四轮”伴随父亲渐显衰老,不声不响地躺倒在父亲的身边。收废品的多次上门收购,都被父亲断然拒绝。在他心目中,这辆“小四轮”是他驰骋沙场的“坐骑”,他实在不忍心把“老伙计”抛弃。父亲时不时地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它,口中喃喃自语。这辆“小四轮”见证了他的奋斗足迹,也承载他不可言说的成就感。
(尤生荣)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