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4-08
杨 洋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春天,总是带着一抹温柔的诗意,轻轻叩响大地的门扉,唤醒世间万物。在这烂漫的季节里,有一种味道,悄然在记忆深处弥漫开来,那便是家乡运城的春日蒸菜——一道用野菜勾勒出的独特美食画卷。
在外地漂泊的日子里,每至春天,街头巷尾偶尔也能瞥见几株野菜的身影,它们被摆在精致的菜篮里,裹着保鲜膜,身价倍增,却总也散发不出家乡野菜那股子亲切。那些在运城肆意生长的野菜,像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扎根于田间地头、河畔溪边,漫山遍野都是它们的踪迹。
小时候,春日的暖阳刚一露头,运城人的蒸菜血脉便被悄然唤醒。大人们挽起竹篮,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跟在身后,一同奔赴田野,开启这场与春天的约会。彼时,大地仿佛是一块刚刚揭开面纱的神秘宝藏,处处藏着惊喜。我们穿梭在草丛间,寻找着春天的痕迹。
槐花,宛如一串串小巧玲珑的风铃,在枝头摇曳生姿,散发着清甜的香气。轻轻将它们摘下,放入口中,那股清甜瞬间在味蕾间绽放;香椿,带着一身浓郁的芬芳,鲜嫩的芽尖是春天最独特的标记;马齿苋肉质肥厚,叶片圆润,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白蒿毛茸茸的,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绒球,藏在草丛里若隐若现;榆钱一串串,薄如钱币,吃起来脆嫩爽口;蒲公英舒展着锯齿状的叶片,带着淡淡的苦味,却又回甘无穷;荠菜叶片细长,开着白色的小花,是包饺子、做蒸菜的绝佳食材;花椒叶散发着独特的辛香,为蒸菜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味;灰灰菜绿莹莹的,茎秆脆嫩,在风中轻轻摆动。
回到家中,将采摘回来的野菜仔细清洗干净,裹上面粉,轻轻搅拌,让每一片菜叶都均匀地沾上一层薄粉。放入蒸笼,水汽升腾间,野菜的清香与面粉的麦香相互交融,渐渐弥漫整个屋子。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蒸菜便新鲜出炉。浇上一勺蒜汁,淋上几滴香油,再撒上些许辣椒油,搅拌均匀,那扑鼻的香气瞬间让人垂涎欲滴。夹起一筷子放入口中,野菜的鲜嫩、面粉的软糯、调料的醇厚,在舌尖上碰撞出美妙的火花,每一口都是对春天最深情的拥抱。
如今,身处外地,这简单的春日蒸菜却成了奢望。城市的超市里,野菜虽也有售卖,可经过长途运输,早已失了那份新鲜与灵动。尝试自己动手制作,却怎么也调不出记忆中家乡的味道。那缺失的,或许不仅仅是食材的原汁原味,更是那份与家人一起采摘、一起制作的温暖时光,是故乡的风、故乡的土、故乡的人所赋予这道美食的独特灵魂。在外地的春天,看着街头的花开花落,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想念家乡的春天,想念那漫山遍野的野菜、那热气腾腾的蒸菜、儿时与伙伴们在田野间奔跑嬉戏的欢乐时光。那一道道春日蒸菜,承载着的是运城人的童年回忆,是家乡的味道,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怀的根。
或许,美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味蕾,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情感与记忆。家乡的春日蒸菜,是我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在每一个思念家乡的日子里,熠熠生辉。我渴望着有一天,能再次回到家乡,在春日的暖阳下,与家人一起,采摘野菜,制作蒸菜,让那熟悉的味道,再次填满心间,慰藉这颗漂泊已久的游子之心。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