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4-08
刘莉莉
不知是松魂成就了墨骨,还是墨骨依偎松魂而生,那一缕一缕的松烟凝结成墨香几点,就像伯牙子期,知音相遇,惺惺相惜。从此,松化为墨的神韵,墨有了松的傲骨,松烟墨也成了中国人的珍宝,落墨烟云,入诗,成画,化作龙蛇纸上飞。
曹植有诗曰“墨出青松烟”,是说用细且清纯的松烟灰,经捣杵及筛滤,除去一切杂质,调制成“松烟墨”,相传为魏人韦诞首创。至盛唐,以松烟制墨的方法更加完善,松烟制墨法也成为中国制墨史上最重要的传统制墨法之一。因为古老,渐渐被如今崇新尚奇的书画家们所遗忘、舍弃,绛县画家李长平先生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尚古的情怀,坚持以松烟墨作画,成为一大特色。
李长平运用松烟墨蕴藏静气的沉着,聚而成烟的优雅,深邃冷峻的色调,纵深厚重的视觉效果,勾勒出一众细腻纯净、鲜活灵动的戏曲人物形象。在他的《梨园演绎》中,传统戏曲人物与新水墨表现手法相融合,整体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和精湛的绘画技艺,在南京雨花美术馆展出后引得观众赞不绝口。
李长平此画构思老道,虚实相间,纵横捭阖。他不受时空限制,重新组合排列,通过新水墨的画法,结合现代构图法则,把不同时代的五位戏曲人物放在同一画面充分演绎。两个净角,三个旦角,远近疏密,高低错落,似一场哲学级的相互告白,意境深远,情致悠长。画作虽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却有着具体的人物形象。男女老少,端庄与活泼碰撞,稳重与跳脱统一,表现出一种人来人往、互通有无、流通聚散的群体社会运行状态。
画作的画法遵从了中国画的节奏、气韵,充分协调黑白灰、点线面的关系,重点突出表现了中国画的韵味,悠长而又绵密,含蓄而又温润,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内涵。静静地欣赏此画,犹如品味岁月的沉香,大有笔底春风、墨趣横生的醇厚之感。
画作配文:“字正腔圆韵味香,司琴鼓乐念音强,西皮流水迷心醉,慢板皮黄曲婉彰。演绎千秋事。”表面上字里行间说戏曲,实际上言外之意写人生。画中人物不繁不简,浑然天成,很好地表达了画家本人所追求的一个脱离了世俗,只生活在戏曲里面,绝对纯洁干净的理想世界。在画家的世界里,戏曲元素是他绘画的素材和创意的源泉,也是他追求精神象征和生命意义的重要符号。
苍茫天地间,他看到的是空寂与辽阔;时空界限里,他体会的是和谐与永恒。他把戏曲与水墨画完美地融合成一种富有创意和深度的艺术实践,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视角和审美体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李长平先生有更多优秀的戏曲水墨画作品问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艺术文化滋养。
画家简介:
李长平,山西绛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运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美术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被主办方及藏家收藏。2019年作品《梨园演绎》入选“2019雨花满天”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9年作品《欢乐童年》入选“江海门户通天下”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