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大河湾>

巡山防火记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3-31

□王建文

谁能想到,3月27日,山上居然下起了雪。此刻,我站在陈家山鹰嘴崖的风口,警服下摆被吕梁余脉的罡风掀起,露出硬邦邦的裤脚。春分已过,这晋南的山巅却仍飘着细碎的雪粒,在正午的天光里折射出冷冽的银芒。天气预报显示:大降温三天。

脚下的防火巡查步道像条褪色的红绸带,蜿蜒在稷山与乡宁交界处的马尾松林里。林业局老周沙哑的声音还在耳畔:“诺,就山下那个十几座房子的庄头村,一个老太太前儿个烧荒把自个……”他的话被山风撕成碎片,混着雪粒扑在防护面罩上沙沙作响。我回头看向墙上的标语:“山火不留情,巡山要走心。”

雪粒子打在面罩上的声响,恍若时光在我耳畔私语。陈家山的树林里藏着21年的记忆:5年前清明时在老虎嘴救下的驴友,冻得发紫的手里攥着块稷山饼子;去年清明节前随李老汉一起去龙王庙,檐角铁马还在风雪中叮当作响;此刻腰间的桃木符微微发烫,那是迷路少年塞给我的平安符。

转过十八盘的弯道,古松枝头悬着褪色的经幡。这让我想起黄花峪东头的山神庙,去年清明节前,我曾在那里劝阻村民焚烧纸钱。

走出松林,山风吹得脚步踉跄,保温杯里的水冰得牙疼,恍惚看见西南方山坳腾起青烟,心跳陡然加快,却见那烟柱扶摇直上,在雪幕中幻化成佝偻的身影——像极了老太太在自家地头躬身点火的模样。每年清明节前夕,每位执勤民警都神经紧绷,下山时经过陵园,供奉的苹果冻得硬邦邦的,表皮结着霜花,像凝固的泪。山风掠过碑林,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思念。

暮色四合时回到驻地,值班室的电暖气因为故障罢工,放在上面的茶缸里的茶水也已结冰。侯建军队长打来电话,先是慰问,我笑着问:但是呢?侯队长在电话里尴尬地笑笑说:“但是,这几天临近节日、风又大,所以……”

给电暖气重新接好电线,我翻开工作日志。钢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远处松涛的呜咽应和着。忽然想起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写的:“山西商人的坦然从商,是中国文化人最陌生的领域。”我于是想,山西山里的这些农民呢?此刻这吕梁山深处的雪,这凛冽的风,这静默的岗哨,何尝不是另一种文化的苦旅?我们这些巡山民警,不正是用脚步丈量着文明与传统冲突的边界?

下班时,雪停了,防火警示碑在雪地里泛着冷光。我起身走到窗前,看见自己的影子投在结霜的玻璃上,与21年前那个年轻的身影重叠。原来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有些责任,注定要扛一辈子。就像这漫山遍野的积雪,终将化作春泥,滋养来年的新绿——尽管有些生命,永远停留在了这个春寒料峭的时节。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