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精细“耕耘” 学有优教

​——垣曲县谭家中心校创新研教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访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2-14

文/记者 李宏伟 图/记者 金玉敏

课堂上,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屋顶结构图让学生们学习了瓦当、瓦筒、板瓦等有关知识,带领学生们赏析秦汉唐宋时期的四神瓦当、云纹瓦当、兽面瓦当、莲花瓦当等各种瓦当纹饰。实践中,同学们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动手体验瓦当拓印,用拓包蘸取适量的墨汁均匀涂抹在宣纸上,用心感受着指尖下的千年文化底蕴,一幅幅精美的瓦当拓片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在学生们心中种下探索文化的种子。近日,在垣曲县谭家中心校谭家示范小学,垣曲县博物馆专业人员为学生带来的《屋檐下的艺术——瓦当之美》文博实践活动课程。这是这所农村小学近年来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真实写照。

谭家中心校地处中条山腹地,距离垣曲县城近四十公里,其所辖的谭家示范小学是一所山区农村寄宿制小学。近年来,该校立足创建“小而美、小而优”的农村示范学校办学目标,以优质均衡创建为抓手,坚持内涵提升和特色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出“研教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高效“四有课堂”模式,形成了阳光课程体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成为垣曲县优质均衡创建中乡村学校的代表之一。

抓好课堂——“四有课堂”有特色

“各位同学,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数学小故事,就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研精致思、不耻下问的故事,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勤思考,虚心请教别人。”“我给大家讲一个诗人李白的典故……”这是谭家示范小学上课前,代课教师组织同学们开展的课前分享会,通过每个人的点滴分享,促进孩子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谭家示范小学开展非遗“西石霸王鞭”民间舞蹈社团活动。

谭家示范小学三年级班主任石亚丽说,在课前,各科进行几分钟的课前分享会,为课堂预热,也促进孩子们多思考。语文课讲故事,可以讲一个字的写法,讲好书推荐,讲读书分享等;数学课讲一道题,讲易错点,知识点,解题步骤,数学思想和方法;英语课讲语法,讲英语故事等;科学课讲科学家故事,讲科技制作;道法课讲焦点、热点话题,讲核心价值观故事。这些课前分享会分享的小故事,都是孩子们通过自己观察得来的、总结的,成为孩子们互相学习、促进成长的动力源泉。

课堂,是教学育人的重要基础,要想实现课堂优化提质,就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提高办学质量,让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近年来,谭家中心校积极探索“研教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围绕课堂抓教研,围绕课堂抓教学,围绕课堂抓评价,让教师们围绕课堂提质,把课前集体备课、课中听课、课后评课3个环节合并成一个整体,用团队优势弥补个人短板,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该中心校制定了《谭家中心校师生课堂行为规范评价表》,依此规范师生的课堂行为,一课四听,落实“四有标准”,达到课堂有优化、有状态、有管理、有落实的教学效果。

“研教评一体化”实行学生小组合作,教师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补短板,最后进行评价总结提高。在实践中,教师们积极落实“三备两研”,即自主备、集体备、网络备“三备”,线下集体研课,线上网络教研“两研”。学校要求各学科组建集体备课组,围绕每一课时集体备课,严格落实“三备两研”,依次进行单元整体研讨、课时研讨和单元整理。在大单元整体教研的基础上,严格落实一课一研、一天一研。

坚持学科融合下的同课共上,同课共上针对班主任的工作,主要监测班级管理和师生状态。同学科的教师主要负责教法学法是否利于重难点的落实和突破,及时一题多讲,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接受的方法。同时,教师要针对作业设计是否紧扣课标,核心素养、课堂目标是否达成,以及随堂辅导、当堂过关等,开展课堂协作,并根据主题确定同课共上,实现学科融合,最后实现高效课堂。

落实“一课三听”,教师人人参与课堂的教研。在该校的每个教室里,每个班级的后面都有听课桌椅,让所有教师坚持节节听课,人人听课。通过听课,倒逼教师认真备课、上课。班主任每天在教室坐班、听课,即了解本班每位任课老师、每位学生的教、学情况。同时,利于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课后对标评课,落实反思提升。强化课堂效果的评价研究,主要看预设与生成的差距。对标评课看实效,跟踪听课看进步。

谭家中心校校长张海权表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实为要的教学态度,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活为长的教学风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实践“三段六环节”学案教学模式,小组合作,落实“导学展练评”教学理念,融合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通过问题导学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键能力,促进核心素养落地。在实践中,通过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捆绑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建设优秀教学小组,体现在课堂有方向,教学有思路,学生学习有参考,从而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全面育人——阳光课程成体系

一架纸飞机,蕴含了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在操场上,一架架纸飞机在天空中画出一道道闪亮的弧线。出手、飞起、滑翔、降落……这是垣曲县谭家示范小学开展的科技节活动场景。

张海权表示,科学课点亮孩子们的科学梦想,拉近孩子和科学的距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体现科学教育的魅力,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展现出良好的风貌。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校创新特色阳光课程,形成了“以红养正好品德、勤学善思好智慧、以体健身好运动、以艺雅美好才艺、以文雅言好阅读、人和字美好书写、以劳为荣好劳动”的阳光教育体系,形成了“以红养正打牢底色、以礼雅行养好习惯、法制教育守住底线”的系列课程,促进乡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滋养学生内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善向美的良好品质。

教师手把手为学生上手工制作课。

阳光课程特色化。该校围绕全面发展办学理念构建学校办学体系,从阳光管理、阳光课程、阳光课堂、阳光活动、阳光评价五方面扎实推进,培养全面发展的七彩阳光少年,形成了“崇德少年、智创少年、健体少年、才艺少年、勤劳少年、书香少年、妙笔少年”七彩少年评价。每学期末进行学生基本素养分项考核,学业评价更精准。开展智育评价课题研究,期末分项考核语文的朗读、阅读、写作、书写,数学计算,英语口语和词汇,科学实验操作,单独命题,专项考核,利于学生和家长精准评价。

课程育人系列化。该校开展各种教育主题课程,如书香阅读育人形成了以礼雅行好习惯、以艺雅美好才艺、以文雅言好素养的系列课程;劳动教育形成了“农耕文化我来讲、内务整理作示范、文明就餐当标兵、热爱劳动我能行、文明如厕讲卫生”的系列课程等。每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统一综合检验,通过各种课程育人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言谈举止发生变化,提高综合素养。

班级管理品牌化。班级管理工作是一种系统化、制度化的工作,既需要班主任从理论的高度上对班级治理做一个宏观布局,也需要班主任提升自身的管理素养,把握工作的重心。在实践中,该校积极提升班级育人质量,一年级到六年级确定不同类型的班级成长主题,分为向阳班、少年班、航天班、雷锋班、长征班和梦想班。这种主题的班级管理从不同角度切入,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角色,做到班班有品牌、有文化、知精神、抓落实。同时,以品牌班级建设为抓手,激励每个学生成长,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润物无声,教育无形。近年来,谭家示范小学营造的阳光课程育人体系,让学子沐浴在阳光教育之中,形成了培养“身体好、能力强、品质优”的良好品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不断向优质迈进,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不断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人人有成长——“小活动”提升“大素养”

“同学们,动作要一致,展现精气神,开始!”阳光下,谭家示范小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加紧排练“西石霸王鞭”民间舞蹈,为学校的社团展示活动作准备。

“西石霸王鞭”俗称“花棍”“金钱棍”等,是流传于垣曲县古城镇西石村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是西石村的非遗项目。近年来,为了让灿烂的非遗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谭家中心校将“西石霸王鞭”引入学校,融入大课间,开设“西石霸王鞭”社团,传统节日组织学生校外演出……多种方式鼓励师生们学习“西石霸王鞭”的技巧、技法,了解深刻内涵,在传承非遗传统文化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近年来,谭家示范小学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遵循教育规律以特色求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滋养身心、启迪智慧。该校结合校情,科学设计、系统规划课后服务课程,有阳光书写、非遗表演、自主阅读、经典诵读、写作制作等,并设计各种社团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以“小活动”提升“大素养”,厚植学生成长底色,培养德艺双馨的阳光少年。

在谭家示范小学,每个师生都要有一手好字,这是该校坚持不懈抓的特色教学,也是为师生成长打下的坚实基础。近年来,该校积极打造写字教学特色,深化优化书法教育品牌,把写字教学渗透在各个学科,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得书法教学成为学校的亮点和特色。2023年,该校荣获“山西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在写字教学实践中,该校践行“漂漂亮亮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教学理念,坚持课前一练、每周一课、每天一写、每月一测,每学期一评“五个一”写字教学模式。课前一练,每节课课前3分钟只写好一个字。每周一课,每周一节写字指导课,周周有主题,每周一个偏旁。每天一写,利用每天午饭后20分钟写字时间,重点围绕含有这个偏旁的字训练。每月一测。每月月底组织一次全体师生书写展评,围绕本月训练的4个或5个偏旁书写展示。张海权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擦亮“写字”教学名片,打造书法教育品牌,让师生在书写中成长,终身受益。

在社团活动中,该校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各种素养,引领孩子们自信成长。为了提高学生的社团活动,该校创设了民俗馆、科技馆、艺术馆、文化馆和校史馆5个校内活动馆,并让学生参与校内活动馆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养。

花儿向阳开,砥砺向未来。在谭家中心校采访期间,记者感受到这所山区学校处处呈现出教育的活力和成长的勃勃生机。校园不大,精致优美;活动缤纷,蓬勃发展……这是谭家中心校呈现的最美风景,是垣曲山区教育的精彩写照。未来,在优质均衡的发展中,这所在垣曲有着“小而美、小而优”之美誉的山区学校,将继续培养更多的阳光少年,点亮更多山区孩子们的未来,书写优质教育新篇章。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