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2-07
□韩会珍
这几年春节,我们家做了改变,除夕不再包饺子,改在大年初一早早起来包。毕竟当天包的饺子,比放了一个晚上的口感要好得多。
不过,不管是除夕包饺子,还是初一清晨包饺子,在中国北方的春节,几乎都有在饺子馅里放几枚硬币的习俗。谁吃到硬币,就意味着新一年财运亨通、事事圆顺、吉祥安康,而一家人也会为吃到硬币的人祝福,增加节日乐趣。
今年包饺子时,我们差点把往馅里放硬币这事忘了。包了一半,我忽然想起来,赶快提醒。孩子爸马上烫了3枚硬币,我觉得有点少,他却说:“不在乎多,在乎寓意,咱们一家三口,平均一人吃一个硬币,刚刚好。”
儿子喜欢熬夜,尤其是除夕,那叫一个理直气壮——美其名曰熬财。一家人都守着电视熬,到最后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实在熬不住了。估计儿子是熬到了天亮吧,反正新年早上起不了床。
我负责擀皮,孩子爸包饺子。虽说生活难免有磕绊,但包饺子的时候,我俩却出奇的和谐默契。我擀的皮又圆又薄,右手熟练用力擀着小擀面杖,左手轻快地旋转着面皮,这可是我8岁时,父母手把手教的功夫。孩子爸包的饺子又圆又大,形状紧实好看,是标准的中国式金元宝模样,谁看了都喜欢,而且煮时从来没露过馅,他这包饺子的手艺是在部队练就的。我擀皮多快,他包多快;他包多快,我也能擀得多快。忽然感慨,我们40年的日子就这么搭配过来了。要是生活诸事,都犹如包饺子这般和谐默契,那该多么好啊!
很快,包完了饺子,把饺子下了锅。儿子迟迟起不了床,我们每份盛了9个饺子,一共盛了7份。先给逝去的亲人摆了4份,然后给我俩各盛了一份,儿子那份先放在锅里,怕盛出来凉。孩子爸吃完了一份,静静地坐在那儿,停了下来。想起饺子馅里的硬币,一共3枚,孩子爸担心再吃一份,就可能吃到,那儿子吃硬币的概率就小了,所以就等着儿子起床。我和孩子爸一样的心思,生怕自己吃到硬币。我想着,孩子爸在田园辛苦劳作六七年,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我愿意把我那份让给他,希望他今年的葡萄能大丰收,且能卖个好价钱;儿子苦读12年,研究生一毕业就考上一份不错的工作,凭所学所爱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我也愿意让儿子得到这份幸运,盼他努力上进,未来前程似锦,越走越顺。我深知,孩子爸和我想法一致,也希望让儿子吃到。和中国所有老百姓一样,父母愿倾其所有,只为儿女幸福。当然,我们也愿意对方吃到,我希望他成功发财,劳有所获;他希望我身体健康,开心顺遂。
孩子爸静等时,我不快不慢吃着饺子。吃到第五个还是第六个时,“咯噔”一下,牙齿咬到一枚硬币。刚吐出这枚硬币,吃下一个饺子时,又“咯噔”一下。我既开心惊喜,又担心忐忑。开心惊喜的是,以往春节,我大多吃不到硬币,今年居然吃出两个;担心忐忑的是,我一下子吃了两枚,儿子吃到硬币的概率就更小了。孩子爸一直笑,我俩几乎同时喊叫儿子,让他赶快起床,不然一会儿吃不到“钱”了。
儿子终于起床了,我给他盛了一大碗饺子,可是他没吃到硬币。我把祭奠亲人的4盘饺子都倒进锅里,热了一下,然后,再让大家吃第二碗。但是,儿子吃饱了,不要了;孩子爸盛了几个,吃完还是没吃到硬币;我也盛了几个,心有不甘地给锅里留了两个。
快吃完时,我又唤儿子,让他一定要把最后两个饺子吃了,一个大小伙子,多加两个饺子能撑到哪里去?儿子吃到锅里留的第二个饺子,也是新年最后一个饺子时,“当啷”一声,硬币吐到了盘子里,发出清脆的响声,全家人都开怀大笑,欢乐至极。
我安慰孩子爸:“咱俩一回事,我吃的硬币等于你吃的。”孩子爸笑着说:“哈,我的身体壮得很,你们就是我的财富,你们好,我就好。”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