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2-07
运城晚报讯(记者 薛丽娟)2月5日下午,河东书房·文脉馆作家讲堂开讲,由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波主讲“非遗春节 惊艳世界”,聚焦春节民俗,共同探寻春节背后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
讲座中,赵波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民间故事,带领听众回溯春节民俗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河东民俗文化在非遗春节中的贡献。他先从年的称呼溯源,讲到守岁的来历,引经据典。“年”最初与“逢稔”有关,即谷子生长成熟的周期,唐虞时期称为“载”,周代后才正式命名为“年”。而守岁与年兽的传说,也都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和河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守岁这一传统习俗,饱含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历经千年仍在华夏大地传承。
说到农历正月走亲戚,赵波特别提到,在河东各地,虽然具体习俗略有差异,但无一例外都承载着浓厚的家族观念与社交礼仪。关于除夕吃饺子的传说,在河东大地也流传着多个版本,赵波一一为大家讲述,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冬至和大年初一吃饺子这一饮食传统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感恩。
腊八节与古时腊祭的关系,也是讲座的一大亮点。腊祭是古人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仪式,而腊八节作为腊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佛教文化元素,最终形成了如今喝腊八粥等独特习俗。这一融合体现了多元文化在岁月长河里相互交织、共同发展。
讲座里提及的各类传说,不仅与历史相互印证,还为春节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早已不只是简单的民间传说,它们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传说流传得越来越广,影响力也日益深远。
此次讲座让现场听众深入了解了春节非遗文化,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大家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热情。河东书房·文脉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举办更多文化活动,助力非遗文化传播,让更多人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