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1-23
■赵战生
龙行龘龘飞天去,金蛇狂舞动地来。
神州多姿走龙蛇,河山无恙焕新彩。
乙巳春节将至,中国人提前收到了一份“新年贺礼”:2024年12月4日,“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从此,中国人民将与世界一道,共享“春节快乐”。
当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乙巳春天之时,浮想“龙蛇”风云际会,不由继发思古之幽情。其实,早在远古时期,中华先民即将“龙蛇”视为祥瑞,奉作图腾,毕恭毕敬,顶礼膜拜。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中华古文明的新曙光与活化石。
伏羲,亦称庖牺、宓羲,牺皇、皇羲,乃“三皇”之首、“五帝”之尊。史书描绘他系人首蛇身的神灵,与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乃华夏族群的人文始祖。也许因为神龙见首不见尾,云里来雾里去难睹真形,故先民以会飞的螣蛇为龙,喻其尊贵无比。
曩者,太阳像一团熊熊燃烧的大火球高挂空中。炙烤的河川断流,大地无绿,生灵绝踪。为了把太阳拉下来,拯救芸芸众生,夸父挺身而出,开始了“天命人”之壮行。
这是一部震古烁今的“黑神话”。
孤独的夸父一路狂奔,于途中捉来两条黄蛇,挂于两耳,以为旅伴,以壮行色。山高路远,步履蹒跚,夸父口渴难禁,直至吸干了黄河、渭水,仍力不能逮,轰然倒下。英雄赍志而殁,其身躯化作了高山大河,拐杖化作了邓林,结出了累累硕果。如果说夸父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那么,两黄蛇则是加持壮举、不断为英雄赋能增色的“蓝精灵”。
道教北方大神名玄武。玄者,龟也;武者,蛇也。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为避圣祖讳,改称真武。至今河津市尚有保存完好的真武庙,其建筑奇特,庙貌恢宏,系省级保护文物。
古时,玄武被奉为勇猛而灵异的护卫之神,故屈原在楚辞《远游》中疾呼:“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就是说当宇宙混沌,暗无天日之际,只有玄武能给世界带来希望与光明。对此,韩非子有感而发:“飞龙乘云,腾蛇游雾。”诗人杜甫心领神会,在《魏将军》诗里放歌:“酒阑插剑肝胆露,钩陈苍苍玄武暮。”
当然,人们在不同境遇,对于蛇的感知、感觉、感悟是大不一样的。柳宗元贬谪永州司马时,看到当地农户为减免赋税,竟舍命捕捉毒蛇谋生,不由悲天悯人,写下了传世之作《捕蛇者说》,为贫苦的山民鼓而呼。
《淮南子》最早描绘了形形色色的毒蛇怪兽,诸如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无不使人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
不可否认,世上也有许多不怕蛇的人。刘邦为泗水亭长时,准确地说,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他奉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行至芒砀出泽突遇狂风暴雨,泥泞难行,很多人担心违背时限遭诛,纷纷四散逃窜。刘邦呵止不住,只好与樊哙、周勃等,混在人群中一起奔逃。行不多远,忽见一条大白蛇挡道,众人惊骇,裹足不前。只见刘邦分开人群,挥剑就把那条大蛇斩为几段。
樊哙本是一名走街串巷屠狗的莽汉,这时却灵机一动,编造了一个神奇的谎言,为刘邦造势。他说他看见有位老妪在路旁哭诉:那条白蛇并非凡物,而是“白帝”的儿子;如今遭遇不幸,被“赤帝”夺命,实是可怜。
就这样,刘邦一下由人而神,由神而帝,披上了玄秘的外衣。成为汉王后,他衣锦还乡,不由踌躇满志,仰天长啸:“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打打杀杀,逐鹿中原,问鼎咸阳,终经垓下决战大获全胜,建汉称帝铸造了辉煌。
说来也真是巧合,刘邦与项羽同属蛇相,且比项羽年长24岁。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历史上竟有二十多位属蛇的人,当了帝王。大家较为熟知的,如汉成帝刘骜、殇帝刘隆;后唐庄宗李存勖、末帝李从珂;后周世宗柴荣;明建文帝朱允炆、天启帝朱由校等。
布衣刘邦成了皇帝,而出身豪门巨宦的西楚霸王,虽力能扛鼎,勇冠三军,却因有勇无谋,恃武逞强,再加上无识人之明,容才之量,只能怆然悲呼:“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两“蛇”苦相斗,凶猛难持久,智取常获胜。也许,这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留给世人的另一种深刻思考与启迪。
探幽溯源,《山海经》记述的怪异蛇类,不胜枚举。令人过目难忘的,最数《巴蛇食象》:“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毫无疑问,后世流传的“人心不足蛇吞象”,即由此生发。有意思的是,巴蛇吐出来的象骨,虽有祛痰去火之特效,却只有“君子服之”,才能药到病除。
话及白蛇,人们十分熟悉且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人“蛇”相恋,笃情未了的爱情大片《白蛇传》。此“蛇”非彼蛇。它在佛光普照的四川峨眉山上,苦苦修炼千年尚未成正果,却凡心大动,取名白素贞云游杭州西湖,于断桥之上邂逅许仙,以伞为媒,演绎了一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和尚法海胸挂佛珠,口不离“阿弥陀佛”,却毫无出家人的慈悲之心。他屡使阴招,阻拦破坏白娘子与许仙的美好姻缘,最终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不过,白娘子并未就此落寞,她的芳魂倩影,凝聚成“雷峰夕照”,与日月同辉,使西湖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澄明如镜、波光潋滟的西湖侧畔,有两条宛若龙蛇的围堰,名曰“白堤”“苏堤”,分别为曾主政杭州的白居易和苏东坡所筑。自唐至今,当地盛传,凡牵手走过此二堤的青年伴侣,都会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苏东坡才华横溢,诗词盖世,被誉为“坡仙”。他不仅是宋词翘楚、文坛巨擘,更是勤政恤民、心系家国的干吏良臣。他在《西江月·平山堂》词里写道:“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可见他对龙蛇飞舞的太平盛世,情有独钟,心向往之。他的这种以家国繁荣昌盛为己任的大爱情怀,生生不息,世代赓续,成为中华民族的传国之宝、兴邦之魂。
1934年,青年音乐家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创作了民族管弦乐《金蛇狂舞》,奏响神州,一炮走红,成为经典。2008年,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闭幕仪式上,欢快祥和的《金蛇狂舞》曲频频响起,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手拉手,随之翩翩起舞……
央视每年的春节文艺晚会,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华裔的年夜文化大餐。2012年,当《金蛇狂舞》在晚会上奏响之时,犹如一条心灵的纽带,穿越时光隧道,把天下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情怀,紧紧地联结到了一起。
这个蛇年,央视编导别出心裁,推陈出新,以几何蛇形为要素,勾画出了金光闪闪的主旨图案,象征中华复兴,福祉延绵。晚会的主题也被确定为“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火树银花不夜天,盛世歌舞兆瑞年。让我们在乙巳新春伊始,踏着《金蛇狂舞》铿锵欢快的节拍,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喜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