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如何度过流感高发期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1-10

记者 魏 濛

“得了甲流真是难受!”见证了甲流的威力后,曹航无奈感叹。1月5日晚,家住中心城区的曹航嗓子不舒服。一开始并没有在意,到了第二天,他高烧至39.8℃,并伴随剧烈咳嗽、乏力、浑身疼。自行服药后,还是反复发烧。最终,曹航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他被确诊患上甲流。

最近流感高发,且来势汹汹,不少人都“中招”了。中心城区各大医院呼吸科门诊感冒、咳嗽、发热病例显著上升。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

发热、咽痛、咳嗽、全身酸痛……出现这些症状,可要当心感染了流感病毒。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接诊流感患者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以甲流患者居多。眼下正值流感高发期,面对高发流感,该如何尽早识别?又该如何预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部部长赵俊霞,就大家关心和急需了解的问题,给予了详细、全面、专业的解答。

及时对症治疗

“孩子是高热不退,我们可能也被传染了,但大家症状都不相同,我是浑身疼痛,家里的老人是说不出话,嗓子似刀片割。”市民张先生说,一开始自己用试剂检测,甲流、乙流、支原体全都测不出,第四天到了医院进行了三联抗原检测,确诊是甲流。

冬季的来临,气温逐渐下降,流感病毒也“蠢蠢欲动”。在公司上班的黄鑫最近也中招了。公司里接连有人出现感冒症状,黄鑫没有太在意。上周六,黄鑫开始偶尔咳嗽,晚上有些低烧,周日发烧温度飙升至39℃多,自己在家吃了退热药但高烧并未退去,半夜出汗、心率偏高,持续高热不退,她最终前往家附近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为甲流后医生给予了对症用药治疗。“一开始有点侥幸心理,觉得能挺过去,没想到还是被甲流打败啦!”病症好转的黄鑫无奈地说道。

“近期因发热、呼吸道感染就诊患者明显增加。”赵俊霞说,市疾控中心发布1月份健康风险提示,广大居民本月重点关注之一就是流感。

“头痛、喉咙痛、浑身疼。”1月6日,市民张萌来到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其实,从2天前她就开始有症状了,起初以为是感冒,就自行买了点药吃,效果不明显。接诊医生在仔细询问张萌病史后,给她开了呼吸道病原检测。经检测,张萌感染了甲流,医生给她开了抗病毒药物。

在市中心医院的急诊、呼吸科门诊,记者现场采访时看到,陆续有市民前来就诊。“我发烧、咳嗽,发烧到38.5℃,在家吃药效果不好。”一位患者身体不适,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量体温。

“这段时间,中心城区各医院接诊的流感患者数量明显增多,甲流占多数。”赵俊霞介绍,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赵俊霞说,甲流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体温可达39℃—40℃。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多为2天—4天。“感染甲流后出现症状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好。”赵俊霞提醒群众,甲流症状明显的,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

别把流感当感冒

“医生,我感冒吃了好几天药了,为啥还是鼻塞、咳嗽、全身酸痛、喉咙痛。”1月7日,吴女士在盐湖区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室看诊。3天前她就开始有症状了,起初以为是感冒,就自行买了点药吃,效果不明显。

目前,我国多地区进入流感高发季,不少人被“流感”给“盯”上了。7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元旦过后,我市各医院呼吸内科门诊量激增。门诊显示,不少患者在不清楚自己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的情况下,自行用药,病情无好转或加重后,才就医。

“错把‘流感’当普通感冒治疗,会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赵俊霞介绍,普通感冒初期,最常见的症状是流鼻涕、鼻塞和咽干、痛、痒,随后出现咳嗽。若有发热,多为轻度,体温大多38℃左右。相比之下,流感则表现为高热,体温多数在39℃或以上,伴随明显头痛、浑身肌肉酸痛等,而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则相对较少。当患者出现高热,若有厌食、浑身酸痛、无力和头痛等全身性症状,则更可能是流感。

赵俊霞说,目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初期多会把流感当作普通感冒,不够重视,认为扛一扛,吃点普通感冒药就好了。其实,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加“凶险”,硬扛时身体的抵抗力会明显下降,容易感染平时不易感染的细菌甚至会导致重症肺炎。同时,流感病毒会破坏身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脏,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等。尤其是高危人群会发生重症,甚至死亡。

“从流感治疗来看,一般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建议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如被诊断为流感,及早用抗病毒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基础病的加重。”赵俊霞说,出现以下情况要赶紧就医:感冒三天以上,吃了家常抗感冒药物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老人和孩子,出现高热等;青壮年出现胸闷心慌气急、乏力尿少伴脸肿,需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等。

此外,不要盲目服用消炎药,必要时先验血。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而一些感冒是由细菌引起的。因此面对感冒症状时,不要自行吃消炎药,这样可能会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还会提高身体的耐药性,必要时应该去医院化验血液再做决定。

日常防护要做好

进入冬季后,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渐攀升。1月7日,记者来到市中心医院急诊室,只见候诊区坐满等待就诊的患者,不少人还戴着口罩,偶尔能听到咳嗽声。同时,在观留室的输液区也是坐满了人。

进入1月份,气温进一步下降,室内外温差加大,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性增加,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进入发病高峰期。随着流感季节的到来,公众对于如何预防流感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赵俊霞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护,就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

勤洗手。洗手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人们的双手每天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上面沾满了细菌和病毒。所以,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洗手,特别是在吃饭前、上厕所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时要搓手心、手背、手指缝,至少洗20秒,这样才能有效把细菌和病毒洗掉。

多通风。家里和办公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把污浊的空气换出去。这样可以减少室内的细菌和病毒数量,降低感染的机会。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让房间里充满清新的空气。

戴口罩。佩戴口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商场、公交车、医院等,一定要戴上口罩。口罩能阻挡飞沫传播,保护人们不被别人呼出的病毒感染。选择合适的口罩,正确佩戴,并且定期更换,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每天要喝足够的水,让身体保持水润,这样免疫系统才能更强大,更好地抵抗病毒的入侵。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孩子、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尽快去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身体会产生抗体,当病毒来袭时,就能迅速抵抗,减少生病的可能。

均衡饮食。合理的饮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抵抗力。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蛋类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甜腻的食物,让身体充满能量,抵御甲流的侵袭。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让身体更健壮,提高免疫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跑步、打太极等,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不仅能让人的身体更强壮,还能让心情更愉悦。

充足睡眠。睡眠是身体的“修复时间”,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每天要保证7小时—8小时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身体在睡眠中养精蓄锐,以更好的状态应对甲流的挑战。

不要聚集。流感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传播,所以尽量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比如商场、游乐场等。如果必须去,要做好防护措施,并且尽快离开。

不接触病患。如果身边有甲流患者,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如共用物品、近距离交谈等。如果不小心接触了,要及时洗手消毒,以防被感染。

不过度劳累。长时间的工作、学习或者玩耍,会让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免疫力下降。要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给身体足够的放松时间。

总之,随着甲流感染率的上升,公众需要提高警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