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救命神器”发威 心衰患者获救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1-03

运城晚报讯(记者 王耀)CRRT技术(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机械通气(呼吸机)和体外膜氧合(ECMO),并称为危重患者的“三大生命支持技术”。日前,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综合运用这三大技术,将一名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

41岁的市民王先生患有肾衰竭多年,2024年12月2日,他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家人见状,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王先生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抢救治疗时,再次出现心搏骤停,自主心律难以维持。值班医生尹晓璐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心力衰竭、肾衰竭、高钾血症,必须立即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于是,该科ECMO小组第一时间介入,快速完成病情评估,一致认为必须使用“救命神器”——ECMO。ECMO,被誉为“人工心肺机”,它通过体外设备长时间全部或部分代替心、肺功能,为心脏和肺脏的治愈及功能恢复争取了宝贵时间。

ECMO,既可能带来生命的曙光,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等。这些并发症的处理难度和预后往往让医护人员倍感棘手,尤其是对于王先生这样的高危患者,其风险更是加倍。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和极高的治疗风险,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护团队特地向家属告知了ECMO的重要性和安装紧迫性。家属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希望医生们能够搏一搏。”

于是,一场与死神的“抢人”大战悄然拉开序幕(左图)。医护人员、家属、患者,他们携手并肩,共同面对这场生死考验。

开机预充、超声定位、动静脉穿刺置管……所有环节一气呵成,仅仅20分钟,ECMO顺利转机。王先生的暗色血液经过膜肺后变得鲜红。随着ECMO流量逐步上调,王先生的血氧饱和度快速上升到100%,度过了第一道难关,被转入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在这里,医护人员联合床旁CRRT、呼吸机对其进行后续治疗。经过3个昼夜的坚守,王先生终于转危为安,心脏功能逐渐恢复,心脏射血分数由21%恢复到56%。急诊科主任程大鹏组织团队进行了严格的病例讨论后,决定为患者撤机。2024年12月5日,王先生顺利完成ECMO撤机。8日,王先生脱离呼吸机治疗,神志清楚。9日,王先生被转入肾内科继续治疗。目前,正在逐步恢复中。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