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10-30
记者 曹欣怡
市政协调研组调研关公文化发展情况。(资料照片)
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关公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价值观的光辉体现,是连接各民族情感、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桥梁和纽带。世界各地遍布着风格各异的关帝庙,这些庙宇表明了人民群众对关公的尊崇,也见证、推动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民之魂,文以化之。国之魂,文以铸之。运城,作为关公故里,承载着深厚的关公文化底蕴。为充分挖掘利用关公文化资源,市政协把“发挥关公文化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今年专题协商议题之一,先后对甘肃、西藏、新疆、辽宁等地的关公文化发展现状以及各地通过弘扬关公文化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此外,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等聚焦此议题,共同建言献策。
聚焦共同信仰 增进文化认同
加强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使景区逐步发展成为集文化研学、演艺活动、体育赛事、娱乐购物、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关公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举办关公文化旅游节等活动,集中展示关公文化的精神内涵、核心价值、时代传承和社会影响;推动关公文化的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为关公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创新关公文化的传播方式,扩大关公文化影响力……近些年,我市在弘扬关公文化上交出亮眼“成绩单”,全面擦亮“关公故里 好运之城”的“金字招牌”。
关公文化不仅是我市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我国各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的共同文化信仰。
近年来,市政协、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在调研走访中发现,民众崇拜关公在各地的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蒙古族的关公崇拜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从文物考古的角度来说,现存最早的关羽画像是西夏时期的木刻版画《义勇武安王位图》,该画像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黑城遗址。”
“藏族地区的关公信仰被赋予了藏汉交融特色,关公形象进入了藏传佛教的仪轨文书、神话传说等,成为藏传佛教的护法神,融入了藏族文化。”
“在云南,尤其是滇西地区,少数民族修建了多座关帝庙,他们将关公信仰与自身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多神崇拜的现象。”
……
在一次次的讨论、调研、考证中,关公文化的“传播足迹”渐渐清晰。
放眼全球可以发现,关公文化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市政协调研组在考察调研中发现,关公文化早已“跨洋出海”,成为世界各族人民的精神归属和文化寄托。
在马来西亚,尚有关帝庙570多处,关帝拜祭活动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盛事;在法国留尼汪,建有4座关帝庙,目前岛上华人已有5代,其中第5代人建关帝庙、开双语学校、学汉语、写汉字;在泰国,多是华人崇拜关公,但特殊的是,泰国各级法庭设有关公像,法官在开庭前会向关公宣誓,保证公平裁决……
由此可见,关公文化早已不是某一个地域或某一个国家的文化现象,而是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关公文化所倡导的‘忠义仁勇’精神与全球范围内的道德观念相契合,在全球化背景下,关公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传承,已经成为增强全球华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桥梁。”谈起确定这次议题的初衷,市政协调研组工作人员如是说。
打造文化品牌 搭建交流桥梁
8月,市政协发布征集意见启事,面向全社会征集“发挥关公文化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建议,共商发展良策。
9月,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邀请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围绕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关公文化中‘忠义仁勇’的精神特质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世界中华儿女共同尊崇的文化符号”“关公是中国民间信仰中为数不多的被多民族共同信奉的神祇之一,关公信仰从产生就是多民族的信仰”……在各种讨论声中,关公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文化信仰已然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
如何发挥关公文化“桥梁”作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市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
专题协商议政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直面人民群众关切,对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市文保中心主任钟龙刚表示,我市盘活用好历史文物资源,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与山西省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天下云长——关公文化展”;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联合举办“义薄云天——关公主题精品文物展”;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办关公文化展巡展、联展等,以一项项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关公文化在各民族之间广泛传播,进而增进各民族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郭文斌表示,2023年,我市成功举办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互观互学”活动,组织全省30余名民族宗教干部赴解州关帝祖庙进行研学。与此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人员往来,让“关公故里在运城”的理念不断延伸。
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所长、关公文化研究院院长傅文元表示,我市已连续举办35届关公文化旅游节,解州关帝祖庙、关公文化研究院共授牌44家“关公文化交流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解州关帝祖庙为核心的海内外关公文化交流矩阵,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公文化交流与融合。
努力和探索不止于此。
我市成立关公文化研究院,通过与国内高校开展校企联盟、聘请国内外关公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等方式,成功举办了多场海峡两岸和国际研讨会;通过举办海峡两岸关公文化研讨会、书画展以及关公信俗系列交流活动等,加强与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
直面问题困境 “协”出发展新篇
尽管我市在弘扬关公文化方面成绩亮眼,但对于“发挥关公文化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新题,仍面对诸多挑战。
“我市关于关公文化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影响机制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传播关公文化形式较单一、创新性不足,这是当下弘扬关公文化遇到的难题。”市政协调研组工作人员表示。
“我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和传播平台,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率,使关公故事和民族团结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市政协委员宋洁提议。
“如果在每年关公文化节,可以把国内各少数民族邀请来参加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文化节内容,还可以增强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市政协委员卫龙表示。
“可以举办关公文化剪纸活动,以关公文化剪纸作品,传播关公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助力关公文化走向世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市剪纸协会会长裴栋梁说。
“我们可以通过拍摄影视作品、运用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弘扬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品质,以此感染、吸引、影响人民群众,加强区域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让关公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市民张松表示。
……
谋发展、献良策、建真言。一次次发言、一条条建议,凝聚了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对关公文化走向世界、助推民族融合发展的期盼,绘就了市政协助力关公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篇章。
“要深入挖掘与传承关公文化精髓”“要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建立线上交流平台、加强国际交流”“要创新传播方式与手段,制作高质量文化产品、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利用新媒体矩阵进行传播”“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要强化教育引导与传承”……在充分讨论、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协将各方建议汇总成册,形成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发展“规划图”。
市政协副主席刘国义表示,关公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市政协将紧紧围绕关公文化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建言献策,不断提高关公文化影响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