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10-30
近日,一位来自天津的网友“小韩9”来我市旅游,他游览了万荣县的李家大院、后土祠,以及运城博物馆,还品尝了美味的“娃蛋火锅”,对运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早上在酒店用了早餐,吃得很好,在这里夸赞一下酒店的厨师。昨天晚上跟司机师傅约好,今天包车去万荣游览李家大院和后土祠。一路上很顺利,司机师傅对路线相当熟悉。
途中看到路边都是苹果树。司机师傅介绍说,万荣盛产苹果与黄土高原的气候、土壤条件优越有关。不知不觉间,李家大院到了。
李家大院位于万荣县高村镇闫景村,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其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李家大院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
李家大院的入口叫广善门,左右各有一个大大的“善”字,门楼上的牌匾上写着“惟善为宝”“修德为善”。穿过门楼,眼前是一条甬路,甬路上方挂着许多盏写着黄色“善”字的红灯笼,很醒目。
李家大院不愧是晋南首富的家宅,处处体现出古朴、典雅、精细的气息。一路经过十二面砖雕影壁、千狮园,登上景行楼。看着规模宏大的房屋群,我感慨万分。
从景区介绍中了解到,李氏家族乐善好施,耕读传家,以农为本,以商贾兴,后创办实业,演绎了一段白手起家、诚信经商、富甲一方、善行天下的晋商故事。其“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的二十字家训世代相传。
走出李家大院,正赶上当地按传统习俗迎亲,只见新郎骑马、新娘坐轿,吹吹打打、鞭炮齐鸣,很是喜庆。
接下来要去的是后土祠,位于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黄河岸边的庙前村北,是国内最古老的祭祀后土的祠庙。
祠内建筑有山门、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秋风楼等。
秋风楼,楼高32.6米,共3层,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设计。汉武帝刘彻一生6次巡幸河东,5次亲祀后土,留下《秋风辞》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清同治年间,荣河知县戴儒珍为纪念汉武帝赋诗,遂建此楼。
从秋风楼往外走,来到龙凤柏面前,相传龙凤柏是皇天后土的化身。凤柏居东,如丹凤朝阳;龙柏居西,如巨龙奔腾。这两棵柏树没有经过人工修剪,自然生成。我与爱人站在龙凤柏前,秀了一把“龙凤呈祥”。
从后土祠游览结束,请司机师傅送我们到运城博物馆。
运城博物馆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魏风街,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展品涵盖了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及当代印证河东历史文化发展的各类实物。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运城历史上名人辈出。首推关公,还有史学家司马光、诗人王勃、元曲领袖关汉卿、边塞诗人王之涣、书圣之师卫夫人、八仙之一吕洞宾、文坛巨匠柳宗元、名将薛仁贵等。从运城博物馆出来,我对运城人杰地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到了享用运城美食的时间,我们去了司机师傅推荐的“娃蛋火锅”。用过晚饭,又去了运城一家大超市,买了点运城特产,带给家人和朋友尝尝。
这一天看了李家大院,与拥有悠久历史的后土祠“交汇”,和运城博物馆的文物“对话”,心满意足。次日一早,我和爱人乘高铁返津,结束了此次行走山西的旅程。
见习记者 孔雄 赵泽艳 整理
记者感言
这位游客以天津人独有的幽默口吻和较为专业的旅游体验,分享了在我市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令人不禁心生赞叹。
外地人来运城旅游,他们的关注点在哪里?他们是如何安排行程的?他们吃喝玩乐都去哪些地方?……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留意和思考。
只有充分洞察并满足外地游客的各类需求,让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变成“回头客”“老朋友”,运城文旅才能在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见习记者 孔雄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