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10-14

□周登峰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的人不是我的亲人却胜似亲人,在我的生命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中秋节,我去看望了杨书记的遗孀时,又想起了他,那个曾在我工作和生活时给予帮助的老领导、老前辈——杨希锁。

由于他在学校最早的职务是党总支书记,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杨书记”。与杨书记的初识是在1990年的春天,那时我刚从运城高专毕业,改派到运城地区技工学校工作。去学校报到时,我被告知需要得到学校书记的同意才算报到。可是一打听,杨书记正外出在供销社检查工作,我赶到供销社时又被告知,杨书记已经被送往闻喜县东镇的一家医院住院了。第二天一早,我坐公共汽车到医院,见到了杨书记夫妇。病床上的杨书记神色凝重,衣着简朴,瘦高个,双眼炯炯有神。我简要向他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他很同情我的家庭变故,当即就给学校办公室主任写了一封信。拿着这封信,我顺利正式报到了。

进入学校工作之后,我就和杨书记开启了朝夕相处的日子。就工作而言,他在运城地区技工学校任职的十多年里,任劳任怨,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担当作为,竭力抓好教学工作,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而在我眼里,他是好领导,是平易近人的长辈,是我的恩人,更是我人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在他的培养下,我于199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在他的谆谆教导和支持下,我牵头创办了临时校刊,成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班主任。

1997年,杨书记退居二线,一段时间后,我也被借调到别的单位。离开岗位后的杨书记仍住在技工学校家属院,因此我们还能经常见面。逢年过节,我和家人还会一起去杨书记家里看望他。

退休之后的杨书记是家属院“朴素浑如田舍翁”的老人,生活简朴。他经常和大家在一起散步锻炼身体,也会坐在一起为大家讲些笑话和故事。他也是我家的常客,是我工作、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导师。他经常教导我要注意为人处世,要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不要怕吃苦吃亏,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能因小失大。于我而言,杨书记既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当工作或者学习出现问题时,我经常找他解惑,他总是细细地帮我理清思路,渡过难关。2012年,我遇到了人生的又一次挑战,那段时间,他时不时到家里安慰我、劝导我,让我在困难中奋力走向坦途。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杨书记还经常为了我们家的家务事操心劳神、四处奔波。他是成全妹妹婚事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人,是妹妹、妹夫名副其实的“媒人”。他关注和牵挂我妹妹的婚事。那时,不管酷暑严寒还是风雪雨天,他时常骑着自行车、坐着公交车到运城的各个地方去了解、联系,回来之后再跟我们一起协商沟通。

我弟弟去太原上学的时候,杨书记深知我们家的经济状况,默默地送来了1000元钱,为当时的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当我们还钱时,他们老两口却坚决不要,虽然最终我们还是执意把钱留了下来,但老两口对我们的深情厚谊让我们终生难忘。

杨书记不仅是我工作中的导师,更是我们家庭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当我们家庭出现矛盾时,他会第一时间来我家“断家务事”,有时是语重心长的安慰、耐心细致的劝解,有时是义正言辞的训斥与批评。他的关心和牵挂无处不在,事无巨细,就连我搬家时的各项流程,他都会一一过问。这种细致入微的关爱,像暖流一样时时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在最后的岁月里,杨书记一直牵挂着孙儿的婚姻大事,我每次看望他,他都会提及。孙儿结婚的那天,他欣喜万分。家人们都了解他的心思,就提前给他穿好了出席孙儿婚礼的新衣服。但衣服穿好之后,病重的他实在连走动的力气都没有了,最后只能遗憾放弃。第三天,我特意登门看他,向他“汇报”其孙儿喜庆热闹的婚事,他不时点头表示高兴和感谢,血浓于水、难以割舍的隔辈亲情谊啊!

2023年10月12日16:24,我突然收到杨书记儿媳发来的微信“我爸走了”,一刹那,我泪流满面。

愁与秋风应有约,凉叶萧萧寄哀思。终其一生,杨书记做事无愧于心,在职无负于民,做人无悔于德,永远是我学习和敬重的老前辈、老领导。斯人已去,他高大清晰的形象依然在我心中,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始终激励着我勇往直前和砥砺奋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