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28
杨颖琦
越剧《新龙门客栈》一票难求、舞台剧《红楼梦》全国巡演、舞台剧《只此青绿》被搬上了大银幕、大学生仿妆传统戏曲人物在社交平台上“圈粉”……传统戏剧在新媒体的助推下,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心头好”,大家纷纷开始抢票,甚至因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
“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梳一个油头桂花香;脸上擦的桃花粉,口点的胭脂杏花红。”当记忆里抑扬顿挫的唱腔配上鲜活的视频画面,京剧《卖水》的视频片段在短视频平台上收获了大量点赞和转发。在“传统戏曲”相关话题下,由网友自发剪辑上传的京剧、越剧、昆曲、豫剧等传统戏剧选段应有尽有,戏剧仿妆视频、融合戏腔的国风歌曲演唱视频也层出不穷。
“听说中国人到了年龄就会自动解锁听戏功能,我信了”“以前质疑奶奶,后来理解奶奶,现在成为奶奶”……在那些视频的评论区里,“90后”“00后”纷纷评论、抢沙发,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传统戏剧的喜爱。其中,越剧《新龙门客栈》《陈三两》等选段最受年轻观众的追捧,相关“二创”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正成为传统戏剧的新戏迷。
年轻人对戏剧的喜爱并非只局限在网络之中,走进剧场,在现场感受传统戏剧的魅力也是不少人的选择。从互联网到小剧场,年轻人们追“剧”忙。
“以前害怕自己看不懂戏,但是真的走进剧场看过一次之后,才发觉能不能看懂不重要,重要的是沉浸在剧情中,跟着剧情走就可以了。”上学的时候,学校免费赠了一张京剧《锁麟囊》的演出票,坐在人声鼎沸的剧场二楼,网友“橙子”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看了一场戏,从此便成为铁杆“票友”,跟着剧团到处看戏。
檀板笙歌,绕梁不绝,衣袂翩跹,戏韵悠长。舞台上,精美的服饰、绝佳的身段、飘逸的水袖,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戏曲基本功,都吸引着想要欣赏美的观众。去年,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爆红,演出超过160场,短视频平台上的视频播放量也超过18亿次,主演陈丽君、李霄也成为众多戏迷眼中的“明星”,备受喜爱和推崇。俊俏的小生、青春的花旦,甜美的嗓音、优雅的唱腔,越剧自身的艺术风格契合着年轻人的审美取向,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一睹为快。
年轻人不仅爱上了传统戏曲,还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分享、交流,将传统戏曲带入更多年轻人的视野。仿妆视频、体验课分享、学习唱念做打……他们将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和时代感的作品。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