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9-10
彭建国
每逢教师节来临,总会收到一些书信、贺卡或短信,这些礼物算不上珍贵,但每一样都寄托着学子们的深情厚谊!
今年春节接到一个电话,是我刚参加工作时教过的学生从省城太原打来的,足足讲了半个多小时,勾起我尘封的记忆。如今,我已年逾古稀,回首50多年的教师生涯,有太多的往事,有太多的感想。在50多年的教书育人经历中,留给我的不仅仅是岁月沧桑的年轮,更多的是感恩。
我当教师其实是一个偶然。1970年1月,我刚从水头八一中学毕业,大队干部觉得我的学科成绩不错,便安排我到母校——峨嵋岭下涑水河畔的“水南七制校”(后改为“付家庄九制校”)当代课教师。那时候,十七八岁的我还是个稚气未脱、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小伙子,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走上讲台,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我每日欣喜地凝望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聆听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天使心灵纯真的童声,我的心就陶醉了。从此我便同教师这份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满腔热忱地投入到这个绚丽多彩的事业中。教学中,我深入钻研课标,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向书本学习,虚心向同行学习;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理念,采用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方法,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我爱教师这一行,因为它给我带来了生活的乐趣。作为教师,我与学生朝夕相处,彼此了解,虽然,整天忙忙碌碌,有时还很辛苦,但是我感到这样的生活充实快乐。学生做了好事,我高兴;学生考出了好成绩,我高兴;学生知错能改,有了进步,我高兴;当我走上讲台,看到数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全都注视着我,我的内心便涌起了自豪与崇高;当我走出课堂与学生亲切交谈一起活动,看到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活力与幸福。
20世纪70年代,民办教师每月300个工分,教育局补助5块钱,合起来才十几元。当时,夏县土产公司的经理和水头信用社的领导看上了我的文采,要我到单位上班。为了实践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诺言,我放弃了机会的眷顾,谢绝了“跳槽”,始终如一地爱着自己选择的教育事业,并且一直用勤奋努力、敬业扎实的工作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从1976年开始,我连续多年教初中毕业班语文和政治,白天讲课辅导学生,午休时间和晚上加班加点刻印复习资料和练习题,常常为了准备一堂课的教案写到深夜,为了编写一份测试卷熬到凌晨;为了备战中考,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教育培养人是细工慢活,需要精心雕琢,需要日积月累努力,需要长时间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当学生听懂了课,做对了作业时,当学生思想转变有了进步时,当自己教的学生考上学校分配工作时,我的心里流淌着丝丝甜意。
从当教师到干校长,无论事情多么细小、多么繁琐,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从不推三阻四,总是全力以赴,以积极的心态、十足的热情高效率地认真完成,尽力做到完美。我的努力终于赢得了领导和师生的认可,党和人民给了我莫大的荣誉,我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全县“十佳校长”、“模范教师”。1988年首次评职称时,我便被评聘为“中教一级教师”。每当我看到一张张奖状和一本本荣誉证书时,心里总觉得这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好肯定,这就是我最大的财富,这就是我们那一代人在当时的特定环境里留下的青春写照和人生追求。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人生,总有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我的位置就在三尺讲台。三尺讲台是我的人生平台,白色粉笔是我的人生画笔,我的人生价值只有在三尺讲台上才能得以实现。正因如此,我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50多年。我离不开学生,他们是幼苗,需要用知识的琼浆来浇灌;他们是花朵,在他们中间,我能闻到花朵的芬芳香韵。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先有一桶水。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学生,当别人悠闲地散步时,当别人轻松地看电视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间时,我常常坐在写字台前,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凝神思考。难忘那些年,每逢星期天,不论盛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天,我都要骑着自行车到距离我们村30里外的县教师进修校听课面授。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五年的函授自考,我终于获得了山西师范学院颁发的“汉语言文学”和“政治”两个大专毕业证,实现了自我跨越,为胜任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努力地学习,拼命地工作,以报答党和政府的信任和关怀。1985年我凭着县模范教师、大专文凭这些硬条件,顺利转为公办教师。从此,我更加努力为教育事业倾尽心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关爱的举动,学生享受着我的爱心;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张张洋溢着稚气的笑脸,一声声深切的问候,我感到来自学生的热爱。与此同时,作为校长我总是把师生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学校的工作放在第一位。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奋斗,我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一直都处在全联校的前列,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好评。
50多载的教师生涯,我也有过牵挂,牵挂年老体弱多病的父母双亲;我也有过内疚,内疚于在农村辛苦劳动为家庭付出艰辛的妻子;我也有过自责,自责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当我在教师这个“清水衙门”中,不断经受着清贫的洗礼,有过苦,有过泪,但我无怨无悔!斗转星移,转眼50多年过去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但我热爱这份职业,终身从教,无怨无悔!
50多年来,我从当教师到当班主任,从班主任到教导主任,从教导主任到当校长,从校长到督导员,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生怕自己误人子弟,所以我总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甘为红烛燃自身,愿做园丁育幼苗,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因为热爱,我坚持忍受寂寞,演绎平凡;因为执着,我微笑擦去功利,写下希望。回首过往,我无愧于培养我成长的党,无愧于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无愧于我的父老乡亲,无愧于我的学生!
我可以自豪地说,人生路上,我找对了自己的位置。因为在给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并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如今,我已退休,又返聘在一所职校就职。我愿意就这样一直工作着,奉献着,在不停地奋斗与拼搏中,体味着人生的幸福,延续这割舍不断的教师情缘。
日月更替,岁月如流,不觉得从教已50多年了。我深深感谢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栽培,让我与人民教师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几十年来,逝去的是年华,收获的是历练,走过的是坎坷,经受的是洗礼,抛弃的是名利,珍藏的是岁月的铭记。
50多年的教师生涯,是我永远享受不尽的宝贵财富,成为我一生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