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声音,让文字力透人心

——“致敬青春”安育中诗文作品朗诵会走笔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10


“我在地图上找到你,一座叫中条山的山,像父亲古铜色的脊梁,苍凉而悲壮。我在地图上找到你,一条被称作母亲河的河,用甘甜的乳汁把黄河儿女育养,温柔而慈祥……”

9月8日晚,“致敬青春”安育中诗文作品朗诵会在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举行。运城、廊坊两地的朗诵艺术家们声情并茂地为观众带来一场别样的视听享受。

追忆知青岁月,汲取奋进力量。“致敬青春”朗诵会分为“青春记忆”“晚霞时光”“家国情怀”三个篇章。朗诵艺术家们饱含深情、绘声绘色地诵读了《第二故乡》《那些承载岁月的歌》《青春万岁》等作品。灵动的文字、悠扬的配乐、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令人仿佛穿越到了诗作之中。或是活力充沛的知青年代、或是柔情似水的无言母爱、或是铿锵豪迈的中国之声,诗歌创作者安育中的家国大爱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其间掌声不断。观众周敏说,“声音让文字变得活色生香,也给了文字更多力量,这力量能够力透人心、凝聚人心、鼓舞人心”。

据了解,安育中是一位笔耕不辍的诗人,又是一位资深的朗诵艺术家,曾任河北省廊坊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他文笔优美、情感深沉、著作颇多,在全国知青中广受赞誉。他曾在运城工作生活15年,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运城,也把最深的眷恋之情留在了运城。虽然他已78岁,离开运城也有40余年,但他始终心系运城,多次回到“第二故乡”。此番两地诵友联谊交流,就是安育中牵线搭桥促成的。

从河北廊坊到山西运城,辗转近千公里,赴一场青春之约、架一座友谊之桥、送一曲时代之歌,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念想,更是一代人的情怀。

从河北廊坊到山西运城,回望40年,人生曲折,家乡巨变,山河安然,这不仅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对历史的深切体悟,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从河北廊坊到山西运城,以朗诵艺术之名联合举办活动,同台切磋交流,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家的联谊联欢,更是搭建了两地文化长久互通、深度融合的重要桥梁。

运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深沉厚重的文化积淀、多元开放的发展格局,孕育了多姿多彩、蓬勃鲜活的文学艺术,而朗诵因其兼具行动性、形象性、音乐性的特点,在河东大地广受欢迎。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听朗诵、愿意学朗诵,希望用声音诠释文字的魅力、用情感传递人间的温情、用艺术点亮美好的人生。

市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廊坊朗协的艺术家们远道而来,既带来了廊坊的文化气息和朗诵风采,也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激情。这次交流活动是两地朗诵艺术的一次精彩碰撞,期待两地继续强化交流合作,谱写两地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最后一首诗歌、我市文化学者撰写的《我在运城等你》,将朗诵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河东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明遗存、独特的人文风情,不仅让运城儿女深感自豪,更给廊坊的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廊坊的朗诵艺术家姜斌说,一定要在运城多待两天,深度感知运城的人、事、物,要把运城的独特之处带回去,让更多朋友过来看看。

此次朗诵会由运城市文联、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运城中华文化促进会、山西省知青创业文化研究会主办,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朗诵演讲艺术协会、廊坊市朗诵协会承办。朗诵会上,当代楹联“河东流派”领军人、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杨振生,特为好友安育中送上一副楹联,并书写以示祝贺。安育中也向市文联赠送著作《我的知青之路》《那山那湖》等,表示感谢。

 记者 景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