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这些成语与古建筑有关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10

□陈品

钩心斗角

钩心斗角,是指建筑飞檐相互交错,一个角对着另外一个建筑的两层的中心,其他角又与其他建筑相互交叉。最早出自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拐弯抹角

拐弯抹角的意思就是将建筑物的直角抹去。这个手法在旧时的北京城里极为常见。

当年,胡同里多走牲畜拉的车辆和人抬的轿子,老百姓在临街房屋外墙的拐角处,为了过往行人和车辆的方便,把房屋的直角下部抹成一人多高的圆弧或砌成斜面,以达到行人不易碰伤、车辆不会受损、房屋不被碰坏的目的。

抹角是一个动作,在古建筑中的意思是将一个物体的直角去掉或者整圆顺,应用很广泛。一般采用这种加工方法的构件是石柱、石柱础等。还有一种是应用在建筑物的墙体。一般是在窄胡同的入口处,将房屋的墙角砌成斜角,像是抹去直角一样,故名抹角。又因为要拐入拐出,所以连起来就成了拐弯抹角。

两面三刀

两面三刀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两面手段的人,是个贬义词。而最初,它是用来指瓦工砌墙的基本功的,是瓦工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两面”是指砖的两个黏结面,瓦工拿起一块砖时首先要确定两个合适的黏结面;“三刀”是指瓦工砌一块砖时,用瓦刀从灰泥桶中掘出一些泥浆后,分三次抹在砖的黏结面(正面、顶面及侧面)。技术水平高的瓦工,只需这“两面”与“三刀”便能快捷高效地砌出平整美观的墙体。而技术较差的瓦工,要么是两个黏结面选得不好,要么就是瓦刀掘的灰泥量多少不合适,要么是抹灰泥埂子时,不是三刀而是四刀甚至五刀。

 (《北京青年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