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23
□记者 杨洋
在运城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文化如同一股不息的清泉,流淌在每一个角落,滋养着居住于此的人们。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面貌日新月异,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却始终如一。尤其是当这股文化之流汇入老年人的生活,更是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绘就了一幅温馨、和谐、多彩的文化养老画卷。
中心城区南风广场:歌声中的红色记忆
每天清晨,中心城区南风广场的西北角都汇聚着一群热爱唱歌的市民们,他们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已持续多年,成为他们每日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在这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汇聚一堂,共同唱响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革命歌曲。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手捧歌本,眼神中满是对祖国的深情祝福;孩子们则围在父母身边,虽然声音稚嫩,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向往。一首首歌曲,不仅唤起了人们的红色记忆,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夏县文化馆:点亮夜晚的文化星空
每当夜幕降临,夏县的夜空便不再单调,因为那里有一颗颗由文化活动点亮的“星星”,它们汇聚成一片璀璨的文化星空,照亮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夏末,夏县文化馆的“周末大家乐”活动如约而至,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蒲剧选段《玉蝉泪》作为开场大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了每一位观众。台上,演员们身穿华丽的戏服,一颦一笑、一唱一和,尽显传统戏曲的韵味与风采;台下,观众们或凝神静听,或轻声附和,完全沉浸在文化的震撼与感动之中。尤其是那些满头银发的老人,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随后,旗袍走秀《万疆》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一群身穿旗袍的老年女性,以优雅的姿态、自信的笑容缓缓步入舞台中央。她们或轻盈旋转,或缓步前行,仿佛穿越时光的长廊,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世界。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只留下岁月的静好。
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些舞台上的演员大多来自夏县文化馆的文艺小分队,他们平均年龄虽已逾古稀,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却丝毫未减。72岁的张国泰老人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感慨地说:“自从加入了文艺小分队,我的生活就像被重新点燃了一样。在这里,我找到了晚年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除了每周一次的“周末大家乐”文艺展演活动,夏县文化馆还为群众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由文化馆的老师免费授课,每天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涵盖美术、书法、广场舞、大合唱等,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
运城市老年大学:知识海洋中的快乐探索
如果说夏县文化馆的“周末大家乐”是老年人文化生活的“璀璨明珠”,那么运城市老年大学则是他们精神世界的“温馨港湾”。在这里,老年朋友们不仅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更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享受着晚年生活的精彩。
孙文洁老人便是老年大学众多学员中的佼佼者。退休前,她是一名普通的教师;退休后,她选择走进老年大学的校门,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唱歌、跳舞、摄影、朗诵、弹电子琴、吹葫芦丝……每一门课程都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她领略到不同的风景。但最让她痴迷的,还是画画。在画纸上,她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创意与情感,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对生活热爱的表达。她说:“在老年大学,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每当我拿起画笔,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孙文洁的故事,只是老年大学众多学员中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老年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内涵,也证明了文化养老的魅力。
文化养老,让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从中心城区南风广场的“革命歌曲大家唱”到运城市老年大学的求知热潮,再到夏县文化馆的“周末大家乐”,运城市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同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位市民的心田。文化养老,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体现,它让老年人在文化的滋养下,拥有了更加丰富多彩、充实有意义的晚年生活。在这里,他们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爱好;在这里,他们可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尊重。
愿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文化的滋养下,拥有一个幸福、充实、精彩的晚年生活!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