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永济东开张村——

留住旧时光 迈向新生活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23

□记者 李婉玉 见习记者 孔雄 赵泽艳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众多游客相继在永济市开张镇东开张村参观游玩。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资源,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交织,已然逐渐成为游客们了解河东大地的一扇“窗口”。

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开张村这个宝藏村落,体验一下它的非凡魅力吧!

古法织布让生活慢下来

织土布 学技艺

如果你衷情于老物件儿,喜爱古老的棉纺织技艺,那么东开张村的惠畅土布文化产业园,绝对是你的理想之地。

跟着当地的妇女们,先轧花、弹花、搓棉絮,再纺线、拐线、染线等,进而上机、织布、捶布,经过一道道工序,你会切身感受到“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的劳作滋味,也能真正领悟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浓浓爱意。

一边织布,一边和厂房内的老一辈人闲聊、话家常。慢节奏下,仿佛一瞬间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质朴而又温暖的岁月……

观风光 亲自然

涑水河流经东开张村,滋润着村里数千亩土地。而其与沿线的太后桥、娘娘庙遗址等诸多历史文化景观,也共同构成了独属于该村的沿河旅游观光线路。

或清晨,或傍晚,你行至涑水河畔,看鱼儿游来游去,看河水清澈明亮,也会顿时心旷神怡。

流经东开张村的涑水河

摘冬枣 尝美味

东开张村的冬枣种植面积有5万余亩,其冬枣皮薄、入口爽脆,营养价值较高,颇受游客喜爱。

每年的5月底至9月下旬,地坑棚、棉被棚、钢架棚等棚内的冬枣陆续成熟。任选一个时间,提上一个小篮子,闻着冬枣的清香,穿行在大片生机盎然的枣林中,秒变采摘小能手。

不一会儿,一个个新鲜的冬枣便已入篮。出了大棚,迎着微风,一口下去,酸酸甜甜,幸福感油然而生。

除此之外,如果时间充裕,你还可以走进田间地头,看庄稼生长,赏田园景色。

敬历史 忆荣光

岁月无言,历史有声。

嘉康杰、胡永福、胡传京、张子英、李荣等人都曾活动于东开张村。他们点燃红色星火,为党的革命事业而奔走,默默地作出了自身贡献。

走在村里,瞻仰抗日英雄胡永福烈士纪念碑、探访龙王庙遗址、阅览留存资料……你会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热血与激情,了解过往的峥嵘岁月,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冬枣的清香令人陶醉

逛小巷 品民风

东开张村的传统,体现在那古朴的九郎庙、药王庙、马王庙等庙宇里,也体现在那厚重的温家祠堂、余家祠堂、曹家祠堂里,更体现在闹家戏、书法、社火表演、赶庙会、捏花馍、剪纸等一系列村庄文化活动之中。

而漫步在东开张村的巷道里,干净整洁的路面、敬老院里的欢声笑语、科技培训中心的专题课,以及高标准的卫生间、热闹的美食一条街、偌大的游客停车场等,却会使你觉察到它的“现代化”。

留住过去,立足当下,向往未来,东开张村给出了自己的具象化实践。

记者手记

擦亮“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个金字招牌,并非易事。

近几年,东开张村逐渐增多的民宿、不断上新的土布产品、规模化种植的大棚蔬果及村容村貌的改善等,都显示出这个宝藏村落的潜心付出。

采访当天,东开张村党支部书记余艳平告诉记者,该村还将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研学课程、拓展新兴产业、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希望给游客们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记者 李婉玉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