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沈从文:怀着乡下人的文学梦

来源:文史天地时间:2024-08-13

□吴泰松

中国现代文学的知名作家,大多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有少数例外,其中影响力卓越者就是沈从文。沈从文最初在湘西当兵,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名誉京华后,也一直自称是个乡下人。

1915年2月,沈从文进入凤凰县的新式小学就读。入学后,他经常请假在山野水间嬉戏,甚至玩起了赌博掷骰子的游戏。沈从文的母亲觉得他太过任性放肆,便将他送去做兵役候补者。1918年8月,沈从文小学毕业后辍学参军,参加了家族中杨姓亲戚带领的一支土著军队,去辰州驻防。1919年1月,沈从文随部队移驻怀化镇。在军队里,因为“可以写几个字”,被任命为上士司书。他在军队中有机会读过《辞源》,订阅过《申报》,还在军法官萧选青的指点下,学起了写旧体诗,这种人生际遇开启了他后来的命运齿轮。1921年夏天,沈从文离开军队,并前往芷江投奔五娘舅黄巨川,在当地做着警察所办事员和团防局税收员的工作。在芷江的日子里,沈从文在姨夫熊捷三家阅读过《贼史》《冰雪姻缘》《滑稽外史》《块肉余生述》等林译小说。到了1922年,沈从文又回到了军队,随军队游走于湖南、贵州、四川等地。1923年3月,沈从文被调到陈渠珍创办的报馆做校对,在报馆工作时,读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潮》《改造》和《创造》等书报杂志,由此打开了阅读的新世界。接触这些新文学刊物不久后,沈从文后来回忆道:“为时不久,我便被这些大小书本征服了。我对于新书投了降,不再看《花间集》,不再写《曹娥碑》,却欢喜看《新潮》《改造》了。”

正是怀着乡下人的文学梦,沈从文于1923年8月离开湘西,告别了在湘西的军旅生活,进入五四新文学的策源地北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寻求自己的文学位置。但是,沈从文的从文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用文途多舛来形容也不为过。沈从文刚到北京时住在酉西会馆,后来又搬到北大附近的庆西公寓,经常前往北大旁听。因为没有经济来源,他住在公寓里由贮煤间改成的小房间,自号为“窄而霉小斋”。他最初投稿是屡投屡拒,投出去的稿子甚至还被《晨报副刊》主编孙伏园当众羞辱,其间也面临过写信向郁达夫求助的窘迫。但因了湖南人的一股执拗气,经过不懈的写作和投稿,后来得到徐志摩、胡适等文坛大咖的赏识,最终得以在各大报刊上公开发表作品。乡下人沈从文逐渐在新文学中获得一席之地。 (《文史天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