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七夕今宵看碧霄

来源:时间:2024-08-08

胡胜盼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引出了我国最浪漫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留存至今的这首《迢迢牵牛星》诞生于汉代,诗句写出了牛郎织女不能厮守终生的浓浓愁怨,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唐代诗人权德舆在《七夕》一诗中写道:“今日云軿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诗句既点出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也写出了“月下乞巧”的节日习俗。与此相映衬的还有唐代诗人林杰所写的同题诗作:“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两者可谓相得益彰。

唐代大诗人杜牧在《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摇着扇儿,望着浩瀚无垠的天际,那一闪一闪的牵牛织女星,又激起了主人公多少遐思呢!

除了唐诗,宋词对七夕的咏叹,也不可谓不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同为宋代大词人的秦观写下的这首《鹊桥仙》同样深入人心,真挚的爱情是任何阻碍都阻挡不了的,因为那是两颗心贴在了一起。(《联谊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