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24-08-06
何殊我
中国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老百姓是不能自由流动的。能够游走四方的,除了最终到梁山的好汉们,就是文人为多了。文人能够行走天下,有的是施展智慧调和局势,如黄宗羲,有的是游山玩水来解闷或者四处交游获取出头之日的,这类人可就多了去了。
游山玩水的文人多了,各地的景点才有了成为人文景观的机会。如果说苏轼是各地的美食挖掘机,李白就称得上是旅游景点的最牛形象大使了。李白一生,除了做翰林侍奉玄宗的两三年,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所经历过的地方基本上都被他写到了诗里面,真可谓引人入胜。太白修道,遍访名山大川,曾五次到访庐山,先后为这座名山写下了十四首诗篇,“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日照香炉生紫烟”,庐山在李白的笔下,才具备了震烁古今的气质,引得唐代以后的一众大佬竞折腰。
庐山之外,黄鹤楼也是一个文人们爱去的打卡圣地。但是要说带货,还得是李白最厉害。李白去过黄鹤楼三次,前后写了五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耳熟能详,“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知者寥寥,还有“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最为带货的一次要说李白与崔颢的斗气,话说李白准备题诗的时候,看到崔颢那首千古绝唱“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不由得大为气馁,赌气说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上头不光指的是写诗的位置,还指的是题诗的审美价值高出自己要写的内容。这一句感叹,既点出了黄鹤楼的风光之胜,也带有奖掖后进的赞赏之意。可以说是同时推了景点和诗文,不然要是李白气恼一下,给崔颢把诗擦了也就那么回事了。 (《北京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