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刘鹗:制药惠民的小说家

来源:公益时报时间:2024-08-02

刘鹗一生博学多才,早年科举不利,曾转而行医,对中医药的研究也颇有成就,著有《〈温病条辨〉歌诀》《要药分剂补正》《人寿安和集》三本医书,一度在扬州悬壶济世。《老残游记》中摇串铃走四方的郎中老残,便是刘鹗自己的写照。

光绪十年,刘鹗曾在淮安河下、扬州木香巷开设医寓。据刘鹗堂曾孙女刘德芬表示,刘鹗曾研制烫伤药,并行善施舍伤患。

刘德芬称父亲刘伯宽曾对她讲过烫伤药的奇效。当年刘伯宽去学堂念书,中午放学回家,途经北门大街靠近高公桥的地方,看见一户人家门口围满了人,便好奇地走过去看看,只见一个老头子睡在地上,浑身烫得全都是流浆大泡。看样子老头已经没救了,家人已为老人准备后事了。

刘伯宽上前对其家人说:“我是地藏寺巷老刘家的,我家有祖传专治烫伤的药,你家要是愿意给老人试用一下,我回家去拿。另外你家赶紧派人去香油店打麻油,用麻油拌烫伤药,往身上敷。”随后,刘伯宽忙跑回家,顾不上吃中饭,把烫伤药送到这户人家。这家人按照吩咐,将麻油和烫伤药拌起来。由于老人身上烫伤的面积太大了,已无法将药一点一点地往身上敷了,只能将药往烫伤的部位倾注。老人敷药后,到了下午便神奇地能进食了。

还有一次,城里水龙局的人站在一户失火的人家屋檐墙上救火,用挠钩挠已烧着的屋梁,由于用力过猛,不慎掉下火中。其他救火的人奋不顾身从火中把他救出来,这人被烧得已快成火人了,后用冷水将其身上的火泼灭。在场有经验的人提出,赶紧派人去地藏寺巷老刘家要烫伤药来敷,或许还能有救。去要药的人到刘家,讲出是水龙局的人救火,掉下火中的。刘家人不仅拿出烫伤药,还将自家食用的麻油无私地拿出来,迅速地和烫伤药拌和,交给要药的人。

多少年来,刘家对上门讨要烫伤药者,分文不取。刘鹗堂曾孙刘德鑫也谓:“我家不收分文给人烫伤药、治烫伤已几十年,并一直延续至今。我父亲(刘厚广,字伯宽)说过,这是家传的方子,要世世代代给人家,这遗嘱是铁云公(即刘鹗)所嘱。”

 (《公益时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