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8-07
刺耳的轰鸣声,耀眼的车灯,未见其车先闻其声,他们猛轰油门,在街头狂飙……
在这份刺激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这样不仅扰乱了市民的正常生活,更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
严格执法
重拳出击 严查“飙车炸街”
近日,我市交警部门结合道路交通实际,深入分析研判“飙车炸街”易发、多发路段的特点和规律,充分摸清行驶区域、时段,通过“定点检查、巡控巡查”等方式,精准打击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露头就查 违法必究”,严格依法处理,起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教育一批、震慑一片”的效果,还市民一个宁静、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近日,临猗交警大队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查获一起无证驾驶无牌二轮摩托车、“炸街”扰民违法行为,驾驶人受到相应处罚。
事发当晚11时许,该大队城区中队民警在辖区双塔南路巡逻时,发现一辆二轮摩托车马达轰鸣,风驰电掣般从前方的丰喜大道路口驶过,便立即通知正在丰喜大道执勤的中队民警,提前做好布控,最终成功截停摩托车,控制驾驶人谢某。
经查,谢某系某大学在读学生,未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所驾驶摩托车是借朋友的,且未按照规定悬挂机动车号牌,深更半夜骑摩托车“炸街”扰民,纯属耍酷,寻求刺激。
查处飙车
目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谢某因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摩托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临猗交警大队民警依法扣留了其车辆,并对谢某作出罚款500元的处罚。随后,谢某对自己深更半夜骑摩托车“炸街”的扰民行为,进行了深刻检讨,表示一定改正,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同时,我市交警部门民辅警还深入辖区农村、社区等场所,向群众宣传“飙车炸街”的社会危害性,讲解“飙车炸街”及非法改装等违法犯罪行为不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涉嫌刑事犯罪,全力为群众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炸街”的“副作用”很大
“‘飙车炸街’,是指驾驶车辆以炫技、竞速、娱乐、赌博为目的,在道路上超速行驶、追逐竞驶、频繁穿插变道、闯红灯、伪造变造遮挡号牌、猛踩油门制造轰鸣噪声等严重危害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干扰周边生活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行为极易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有以下3大危害。
危害公众安全。改装车通过非法手段对外观、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进行了超出原车负荷的改装,改变了车辆原有的技术参数,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噪声严重扰民。正常人比较舒适的音量不超过60分贝,但改装后的马达轰鸣声能达到大约100分贝,这将对驾驶人员的听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对路上的老人、孩子也会造成听力损伤,甚至会伤及儿童的神经系统。
扰乱社会秩序。非法改装、“飙车”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影响车辆和行人的正常出行及居民的正常生活,严重破坏交通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为此,运城交警提醒广大市民,马路不是竞技场,行车安全也不是儿戏,不管是哪类车辆,无论什么时段,对于“飙车炸街”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一律严查严处,请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记者 樊朋展 刘凯华 张蕊彤
别图一时潇洒 造成一生遗憾
近年来,“飙车炸街”现象频繁出现,而且参与者低龄化趋势明显。这些青少年在道路行驶中翘车头、花样炫技、追逐竞速,自以为很“拉风”,殊不知隐藏着种种危险。
记者认为,青少年“飙车炸街”现象背后存在多种动因。首先,年轻人好奇心旺盛,喜欢追求刺激和冒险。“飙车炸街”对他们来说,满足了耍帅的心理,吸引着他们彰显个性、宣泄情绪。其次,受社交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在网络上分享“飙车”视频,可以得到关注、博人眼球。此外,家庭教育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家庭对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使他们陷入这种错误行为中。
因此,重拳整治“飙车炸街”,既是对青少年“飙车”行为的悬崖勒马,也是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必然举措。城市道路不是炫技、耍酷的秀场,肆意“飙车”,也是犯罪!
记者 张蕊彤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