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万荣县凝聚巾帼力量助推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

全能“妈妈团” 文明新风景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4-08-06

本报记者 李丹凤

“妈妈们”作为维持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邻里关系的重要桥梁纽带,在农村红白事操办、婚恋观念引导、家风民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万荣县大批妇女自发组建起文艺团体,用舞蹈、戏曲等文艺表演形式,歌颂党的好政策、赞美伟大新时代,并助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她们就是“乐善万荣妈妈团”。

红白事中的义务助演团。多年来,城乡红白事盛行邀请民间文艺团队,使得婚庆演出价格水涨船高,加重事主支出负担。通过“乐善万荣妈妈团”群众展演活动,万荣县200多个社区、村充分挖掘辖区热情主动、喜爱演艺的人才资源,组建起“妈妈团”文艺演出队伍,太贾村、皇甫村、青谷村等一些常住人口较多的大村甚至组建起五六支“妈妈团”队伍。“妈妈团”或吹拉弹唱,或载歌载舞,为本村红白事义务助兴演出,通过富含正能量的“三句半”、锣鼓、歌曲、广场舞等文艺节目带动了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有效减少了农村大搞排场的演出现象,使红白事简办逐渐形成共识。

婚恋市场的红娘主力军。“妈妈团”成员大多待人真诚、热情主动,且年纪相仿,掌握适龄青年资源多。一方面,她们充分利用排练闲暇时间,为身边青年男女们牵线搭桥,使其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由各级妇联牵头发挥群团组织的职能优势,动员热心公益、热爱婚恋事业的“爱心妈妈”组建“搭鹊桥 牵红线”公益红娘文明实践队伍,举办“苹聚贾村 果然是你”“鹊桥牵手 脱单联姻”等青年联谊活动十余场,有效缓解了该县青年婚恋交友困境。

婚丧嫁娶中的“围裙帮忙队”。“妈妈们”为办好村中红白事自发组建妇女帮忙队,由各村妇女主席担任队长,其他成员由各家“女管事”组成。“妈妈们”精通农村习俗礼数和规定程序,熟悉并掌握村里村外红白事的规矩和标准,哪家有红事白事,队长第一时间到场,并迅速组织队伍,大家围裙一戴就开始工作。红事中,“妈妈们”白天做菜端盘忙前忙后,晚上监督过度劝酒和低俗婚闹,弘扬婚俗新风;白事中,帮忙队第一时间帮助料理事宜,安慰家眷,与主事人沟通乐班安排、上香时间等具体事项,考虑周全,让主事人省心省力。

家风传承中的桥梁纽带。该县充分发挥“妈妈们”在家庭教育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她们的言传身教,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贯穿于生活日常,将新思想、新理念、新型婚恋观贯穿到子女教育中,以良好家风弘扬婚俗新风。同时,依托家风家训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培育群众身边可学可信的优秀典型,使其带头摒除封建迷信、倡导婚恋新风、简办红白事,让广大家庭在践行移风易俗中学有榜样、行有标杆。

近年来,通过“乐善万荣妈妈团”的工作实践,万荣县走出了一条以“妈妈们”为主体、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移风易俗为内容、文明婚俗引领为重点的覆盖全县、带动全民的实践道路,把“乐善万荣妈妈团”逐渐打造成党在农村的宣传队、乡风文明的“播种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产业振兴的“助推器”和干群和谐的“连心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